《AI换脸时代的攻防暗战:从技术滥用走向可信未来》
技术迭代图谱
过去五年里,Deepfake技术经历了飞速迭代,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广泛应用和对抗措施形成。2017年前后,利用深度学习进行人脸换装的技术首次在社区中出现。一位Reddit网友昵称“deepfakes”,将名人面孔替换到色情影片上,引发关注由此,“Deepfake”一词诞生于2017年底,并迅速传播。早期的Deepfake视频质量较粗糙,但由于开源社区的共享,技术进步很快 2018年,出现了用户友好的制作工具(如FakeApp等),让非专业人士也能生成简单的换脸视频。社交平台开始注意到这类内容,Reddit、推特等在2018年相继禁止非自愿色情换脸等Deepfake滥用。
2019年是技术提升和引发讨论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协作使得人脸合成的逼真度大幅提高,开源的DeepFaceLab工具声称其软件生成了全球95%以上的Deepfake视频。另一方面,Deepfake开始走出“小圈子”,进入大众视野。例如,艺术家制作的扎克伯格假演讲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探讨数据隐私和技术伦理,同年,一款中国换脸应用“ZAO”走红,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体验AI换脸,展示了Deepfake的平民化潜力。技术上,2019年的深度伪造视频在清晰度、嘴型同步等方面比早期显著改进。此外,荷兰初创公司Deeptrace发布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网络上的Deepfake视频约有14,678个,短短半年内数量几乎翻倍96%的Deepfake视频为色情内容。主要涉及将女明星脸替换到情色片中。这份报告和随之而来的讨论促使各界正视Deepfake带来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同年10月,美国加州通过法律,禁止在大选前60天内散布针对政治候选人的Deepfake假视频,并允许报复色情Deepfake的受害者起诉肇事者2020-2021年,Deepfake技术进入快速发展和应用拓宽阶段。生成对抗网络(GAN)和自动编码器等算法的改进,让人脸合成更加栩栩如生;甚至普通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生成换脸短视频。2020年,MIT等机构推出了名为《万一登月失败(In Event of Moon Disaster)》的深fake短片,假想尼克松发表载人登月失败的演说,以假乱真的效果令观众震撼。这类创意项目提高了公众对Deepfake的认知和警惕。同年,为了应对美国大选中可能出现的Deepfake扰乱,Facebook、微软等支持了Deepfake检测挑战赛,邀请全球研究者开发检测算法。然而结果显示,即使是最先进的检测器,在应对全新Deepfake时准确率也仅六成多,攻防依然胶着。2021年,一系列娱乐化的Deepfake走红网络,证明技术已相当逼真。其中**“伪汤姆·克鲁斯”在TikTok发布多段短视频,以假乱真的表演迷惑了大量观众,累计播放量超过1100万次**,这一现象级事件表明Deepfake已从“小众恶搞”演变为大众娱乐的一部分。同时,实时Deepfake技术出现突破,一些开发者演示了实时视频通话换脸,可在直播中扮演他人。这进一步引发了对身份认证和视讯真实性的担忧。
2022-2023年,伴随生成式AI整体的进步,Deepfake技术更加易用和多样。文本生成图像(如扩散模型Stable Diffusion)与人脸交换技术相结合,使得合成虚假视频/音频变得前所未有地方便。仅需几分钟的视频素材和少量录音,AI就能克隆一个人的样貌和声音。中国科技公司腾讯于2023年推出了**“数字人”定制服务**,用户提交约3分钟真人视频和100句语音,支付相应费用,24小时内即可生成高度逼真的数字分身,用于直播讲解等,这一Deepfake即服务(DFaaS)的商业化,表明大型公司也开始参与规范地提供合成媒体技术。在西方,创业公司如Synthesia等提供AI合成主播,帮助企业制作培训影片。可以说,截至最近,Deepfake技术已经从研究走向产业:开源社区、学术机构和科技企业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大学和研究所(如华盛顿大学的口型同步研究、韩国的显微表情研究等)不断攻克生成逼真度的难题;另一方面,大公司提供算力和平台,推动Deepfake生成和检测工具的发展。技术演进的另一面是对抗:随着生成能力提升,各类检测技术也在同步研发,我们将在下文详述。
社会影响量化
Deepfake技术的扩散对政治舆论和金融安全产生了显著影响,近年已出现多起案例和数据可供量化分析。
政治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在政治领域,Deepfake被视为潜在的信息武器,尤其引发对选举和舆论操纵的担忧。美国大选成为关注焦点:在2020年总统大选前后,媒体和专家反复警示“造假视频”可能扰乱选情。然而事实证明,当时真正投入传播的Deepfake并不多,更普遍的是低技术造假(俗称“cheap fake”或普通视频剪辑误导)。一个著名例子是2019年5月网上流传的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被篡改视频:片段经过减慢处理,使她说话显得口齿不清、精神恍惚。尽管这不属于AI生成的Deepfake,而是简单编辑,但其影响巨大。Facebook上该视频在短时间内获得约250万次观看 甚至被一些政治对手用来质疑佩洛西的状态。社交平台最后虽未删除此视频,但降低了其推荐优先级,并贴上事实核查标签,这一事件凸显了Deepfake相关技术对政治的冲击:不仅完全AI生成的视频,哪怕一般篡改也能误导大批受众。
真正的AI合成Deepfake在近年政治中开始出现苗头。例如,2022年俄乌战争期间,一段伪造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讲话视频在网络传播,内容是呼吁乌军放下武器投降。这被证实为Deepfake伪造的信息战手段,虽然大多数民众未被其迷惑,但仍短暂出现在社交媒体和电视字幕中,造成混乱。进入2024年选举季,生成式AI工具更普及,美国已有用于政治攻击的Deepfake案例出现:如某些竞选广告利用AI模拟对手的声音或形象发表煽动性言论。不过,最新研究发现大规模AI假信息尚未主导选举舆论。普林斯顿大学等对2024年各国选举中的AI应用统计显示,已知的选举Deepfake事件仅有百余起,与传统手段相比规模有限,而且在2024年美国大选相关的不实信息中,非AI合成的“低级伪造”出现频率是Deepfake的7倍,换言之,目前政治领域的造假仍以剪辑、移花接木等低技术手段为主,真正完全AI生成的视频相对少见。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Deepfake制作尚需投入,一般造谣者往往选择更省事的方法;二是公众和媒体对视频真实性的警惕提高,完全的Deepfake更易被鉴别和引发公愤。
尽管如此,Deepfake在政治上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想象一个场景:选前爆出候选人“视频”,画面声音有模有样地展示其不当行为,即使事后证伪,公众信任也已受损。这种风险被称为**“造假者的红利”(liar’s dividend):坏人既可用Deepfake欺骗,又可借存在Deepfake之名否认真实的视频。在全球范围,政府已开始重视这一问题。比如中国颁布法规要求显著标识AI生成的政治类影音,以防谣言混淆视听 ([AIGC风控前瞻:给数据标上“水印” 全链、多维度“排雷”! | AIGC工具导航]。 美国国会也曾就Deepfake干预选举举行听证,并有州立法禁止选举前散播有意误导的。社交媒体公司方面,Facebook、Twitter等自2019年起制定了“操纵媒体”政策,对于经过AI换脸的政治人物假视频会进行标签警告或删除处理。在接下来的选举中,Deepfake既可能被不法者用来抹黑对手或散布谣言**,也可能被正义方面用作讽刺和教育(如用Deepfake引导公众提高辨识力)。目前来看,其社会影响还没有大规模爆发,但各方已严阵以待,通过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来防范Deepfake干扰民主进程。
金融诈骗中的Deepfake
在金融和犯罪领域,Deepfake技术已经成为不法分子的新工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近五年内,全球多地发生了多起利用AI合成音视频进行诈骗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引起企业和执法机构的高度警觉。
音频仿冒诈骗是较早出现的Deepfake犯罪形式。2019年,一家公司高管接到“上司”来电,要求紧急转账,电话里领导熟悉的声音让他深信不疑,结果汇出约24万欧元后才发现声音是AI克隆的假冒。这类利用AI换声(voice cloning)的骗局在此后越来越多。2020年报道的一起案例中,迪拜的银行经理被伪装成客户的人工智能语音和伪造邮件欺骗,批准了3500万美元的转账,而2023年甚至发生了用实时视频Deepfake进行诈骗的事件:香港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参加了一个与公司高管的视频会议,对方音容笑貌无懈可击,指示其进行一笔巨额资金转账。事后发现,所谓“高管”竟是骗子用AI实时生成的假视频,把受害人和同事都骗过了,导致2500万美元资金被骗走,这被认为是迄今金额最大的Deepfake诈骗案件之一。
除了企业财务欺诈,Deepfake还被用于伪造证据、敲诈勒索等犯罪。例如,不法分子可能伪造受害者的淫秽视频进行要挟,或在商业纠纷中提交AI合成的“录音证据”。虽然Deepfake证据往往经不起深入鉴定,但在短期内足以扰乱视听甚至影响司法判断。公安机关报告显示,近年来涉及AI伪造的诈骗和勒索案件数量呈指数级上升。据调研,公司管理层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约25.9%)的人表示,他们的组织在过去一年遇到过Deepfake攻击事件。一项调查指出,2023年金融科技行业的Deepfake事件同比增长了700% 。另有统计显示,在已发现的Deepfake欺诈案例中,高达88%发生在加密货币投资诈骗领域,约8%涉及金融服务公司,这些数字表明,诈骗分子热衷利用Deepfake去博取受害者信任或规避安全审查。
几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犯罪手法的演变轨迹:
- 假冒CEO语音诈骗:骗子克隆公司CEO或财务长的声音,打电话给财务人员要求紧急汇款。由于声音相似度极高且有权威性,不少员工放松警惕照办。
- Deepfake视频会议:利用高质量AI换脸技术,直接在视频会议中冒充领导或客户,下达虚假指令。这比纯语音更具迷惑性,最近发生的$2500万诈骗就采用了这一手法,名人代言骗局:网上充斥着马斯克等名人被Deepfake的视频,诱导观众投资虚假加密货币或项目。这类视频往往制作精良,在YouTube等平台散布,成为新型网络诈骗的工具。有报告称2024年初互联网上大量出现的骗局中,假冒马斯克的Deepfake视频是“最成功的诈骗之一”。虚假身份应聘/开户:不法分子使用AI合成头像和视频,骗过人脸识别系统以远程注册银行账户或求职面试,从事洗钱或内鬼渗透活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发出警告,称侦测到求职面试中的视像Deepfake企图。
面对层出不穷的Deepfake诈骗,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始加强防范。例如,许多银行提高了大额转账的多重验证要求(不仅凭语音指令),同时训练员工识别可疑迹象。美国财政部下属的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在2024年发布警报,指导金融机构识别使用生成式AI伪造的欺诈模式,然而,技术带来的**“猫鼠游戏”**仍在继续:Deepfake使诈骗更加隐蔽高效,警方和风控人员则需不断升级鉴别手段。据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27年美国因AI诈骗导致的损失可能从2023年的122亿美元飙升至400亿美元这凸显了构建完善防御体系、提升公众警觉的重要性。
防御体系构建
随着Deepfake技术的进化,社会各界也在积极研发检测、防御手段,并制定政策法规来减轻其负面影响。当前的防御体系主要包括技术检测工具和政策监管措施两个层面。
Deepfake检测与防御技术
1. 算法检测: 技术公司和研究机构推出了多种Deepfake检测算法。这些工具利用AI模型来分析图像、视频或音频中的细微破绽,从而判断内容真伪。例如,微软在2020年发布了“Video Authenticator”深度伪造检测器,可以对视频逐帧分析,并给出每一帧被篡改的概率评分它通过捕捉Deepfake常见的边缘模糊、色调过渡等细微特征,帮助用户识别视频是否为AI合成。又如,英特尔实验室研发了被称为FakeCatcher的实时检测系统,号称准确率达96%FakeCatcher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仅靠传统图像分析,而是监测视频中人物肤色变化所反映的血液流动信号—正常真人的视频中,人脸随着心跳会有肉眼难辨的微小颜色变化,AI合成的视频往往缺乏这种生理节律。通过提取这些PPG(光电容积图)信号,FakeCatcher能够在毫秒内判断一段影像是真人还是假人。这类创新思路提高了检测的鲁棒性。此外,学术界也提出其他检测线索,例如观察人像的眨眼频率和表情细节(早期一些Deepfake模型眼睛眨动不自然)、分析数字水印或算术特征等。Facebook曾与合作伙伴举办Deepfake检测竞赛,涌现出多样算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算法本身也在与生成技术赛跑。正如微软团队所言,Deepfake生成模型在不断改进,终将能够战胜现有的检测方法,因此,业界采取多层次、多模态检测手段,将图像、声音、生理信号等结合,提高识别率。同时也在持续更新检测模型,以防被新的生成技术绕过。
2. 数字水印与内容签名: 除了被动检测,另一种思路是给内容加上“身份证明”——也就是在合法影音内容中嵌入数字水印或签名,从源头保证真伪可查。这方面,国内外都有探索。腾讯的“天御”安全团队开发了数字水印方案,尝试为AI生成的内容打上隐蔽标记。一旦视频或图像被擅自篡改或移花接木,这种水印会被破坏,从而提示内容可能不可信。据报道,腾讯正构建从内容生产到传播各环节的全链路安全方案,其中包括版权保护和水印标记等技术,以确保生成式内容的可信和可追溯。在国际上,Adobe、微软、英特尔等发起了“内容真实性倡议(Content Authenticity Initiative,CAI)”,制定开放标准(如C2PA)来附加内容凭证。该方法是在照片、视频文件中写入加密的元数据,记录制作过程、编辑历史。如果一段媒体是真实拍摄的,设备会写入签名;若经过AI处理,也应有相应声明。未来,当我们看到一条视频新闻时,可以检查其“数字签章”,验证它来自正规摄像机且未被修改。这种主动标识方法,被视为对抗Deepfake的长远之计。事实上,中国已率先在法规中要求AI合成内容必须标识:自2023年初实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使用Deepfake技术制作的音视频需以显著方式标明这是合成内容,避免与真实信息混淆。技术上,实现标识可通过添加不可见水印或字幕提示等方式。
3. 平台部署与过滤: 大型互联网平台正将Deepfake检测融入内容审核系统。比如,Facebook和Instagram与第三方事实核查机构合作,扫描上传的视频是否疑似Deepfake,一旦确认将标记为“操纵媒体”并限制传播。腾讯等国内公司也在其内容安全服务中增设AI鉴伪功能,对用户上传的短视频进行识假审核。2023年,微信团队公告打击利用名人AI换脸的诈骗视频,短期内删除了500多条此类内容,封禁上百个涉嫌帐号。此外,视频网站、有线电视台也开始部署检测算法,防止Deepfake视频在未经说明的情况下播出。这种前置拦截可以降低虚假内容大规模传播的机会。当然,平台检测并非万无一失,一些高明的Deepfake可能漏网,但随着算法进步和案例积累,机器审核的精准度会逐步提高。
政策法规与多方行动
面对Deepfake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各国政府、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近年纷纷采取措施,从法律和合作层面构筑防线:
-
政府监管: 中国走在前列,出台了专门规章管理“深度合成”服务,要求提供相关技术的企业进行算法备案,并对生成内容标识、数据来源、身份验证等作出细致规定。同时,中国网信办多次约谈国内主要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强调对Deepfake功能上线前要做好安全评估美国则主要通过现有法律框架应对,比如用版权法和肖像权打击非自愿Deepfake,并在联邦层面提出《DEEPFAKES责任法案》等(虽尚未全面通过)。一些州已率先立法,如加州和德州禁止选举相关有害Deepfake、弗吉尼亚将未经同意制作合成裸照列为非法。欧盟在拟定的《AI法案》中也特别提及Deepfake,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显著标明是合成的,违者可能面临罚款。2022年,欧盟更新《数字服务法》和《不实信息自律守则》,召集互联网公司承诺打击深度伪造用于虚假信息。英国最近通过的《网上安全法案》也把分享私密Deepfake视作刑事犯罪。总体看,政府层面正在完善法律武器库,既包括刑法(惩治造假侵权行为),也包括选举法(维护民主程序),以及监管指南(约束技术滥用)。
-
行业自律与合作: 科技公司意识到仅靠各自为政难以解决Deepfake挑战,因此出现很多跨行业合作项目。例如,微软、Adobe、BBC等组成了内容真实性倡议,共推标准和工具。Facebook曾投入千万美元举办全球Deepfake侦测比赛,Google的Jigsaw团队甚至主动生成了一批假视频供研究者练习侦测。社交媒体巨头还和政府、学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传播中的疑似Deepfake,会及时与研究机构联系,借助专业分析确认并阻止扩散。在金融领域,银行业联合成立反欺诈联盟,共享最新的Deepfake诈骗手法情报。2024年初,多家银行、保险公司参与制定了身份验证新规,针对远程开户、贷款等流程增加视频核身时的提问随机性,以防录播伪装。学术界也积极投入政策建议,像麻省理工学院等发布报告,呼吁建立媒体取证的标准流程,培养相关人才以应对未来大规模的合成造假。值得一提的是,公众科普和媒体素养培养被视为重要防线之一。政府和非营利机构制作了很多宣传材料,教导大众如何识别Deepfake,例如注意视频中面部细节失真、奇怪的眨眼频率、音画不同步等迹象。一些媒体还会每周辟谣,总结近期流传的Deepfake谣言案例,提高全民免疫力。
-
执法和司法应对: 警方开始将Deepfake纳入网络犯罪侦查范畴,配备了相应取证工具。一些国家组建了专门的数字鉴定实验室,能够鉴别提交法院的视频证据真伪。在司法实践中,也出现引用Deepfake检测报告来推翻伪证的案例。美国国防部下属的DARPA早在2018年就启动了“数字媒介取证计划”,资助研发自动化鉴伪系统,以协助情报和执法部门甄别假视频。可以预见,随着Deepfake案件增多,司法体系会积累判例并细化证据规范,例如要求关键视频证据提供拍摄来源证明等,防范AI伪造干扰司法公正。
综上,各方正协同构建一个**“技术+制度”并行的防御体系**:技术上用检测和水印压制Deepfake的危害,制度上用法律和规范提高滥用的成本和风险。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和行业自律,使得Deepfake的正当应用(如影视特效、合成主播等)有章可循,不致因滥用而被全面禁绝。
独特观点:未来趋势与挑战展望
面向未来,Deepfake技术攻防战将继续演进。我有以下几点观察和思考:
1. 攻防军备竞赛加剧,真实性认证或成破局关键。 深度伪造的生成能力还在快速提升。随着更强大的生成模型(如基于扩散模型或多模态Transformer)的出现,未来的假视频将更加难以肉眼识别,甚至可能实现实时、高分辨率的全身假人合成。这意味着现有很多检测手段(依赖于发现视觉瑕疵)可能逐渐失效,攻防进入**“深度军备竞赛”阶段:一方不断优化合成模型以骗过检测,另一方升级判别算法寻找新破绽。在完全依赖被动检测变得困难时,内容真实性的标记和验证将尤为重要。也就是说,从创作之初就给影音数据打上可信标签,建立数字身份认证体系**。这有点类似于互联网上的“HTTPS”安全证书,只不过对象变成了多媒体内容。如果每部记者拍摄的视频都带有设备签名,观众就能核实来源可信度;反之,无法验证来源的视频将自动打上“不可靠”警告。这套体系需要行业广泛采用统一标准(如C2PA),并可能借助区块链等技术防篡改。一旦成熟,它将从根本上削弱Deepfake的迷惑性。短期内,实现全球通行仍有难度,但我预测内容可信度认证会成为未来5-1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各大内容平台和设备厂商会逐步跟进支持。
2. Deepfake民主化双刃剑:创意工具抑或谣言利器? 随着技术门槛降低,Deepfake正变成全民可用的内容创作工具。一方面,这将催生许多创新应用:普通人可以利用它制作有趣的视频短片、影视行业用它进行复原逝去演员的表演、教育领域借虚拟数字人进行教学等等。Deepfake有望成为继图片编辑之后的又一大众媒体创作手段,其正面价值不可忽视。但另一方面,大众化也意味着滥用风险扩散。当几乎任何人都能生成乱真的假视频,诈骗、诽谤等的门槛也随之降低。尤其在缺乏监管的网络社区,可能充斥各类未经证实的合成影像。如果法律和教育跟不上,人们可能陷入“眼见不再为实”的困惑,进一步加剧对媒体的不信任。这就是前文提到的“liar’s dividend”效应:连真实事件的影像证据都会被质疑为伪造,事实辨识的共识基础被侵蚀。因此,我们必须在鼓励Deepfake正当创新的同时,加大对非法滥用的打击和对公众的科普。或许未来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媒体鉴别素养”**,就像基本的防诈骗意识一样普及:看到震惊性视频先存疑,求证来源真伪。总体而言,Deepfake的平民化是无法逆转的潮流,我们应趋利避害,让更多人用它做好事、让坏人用它难成事。
3. 法规和技术的局限与改进方向: 目前的法律多数着眼于事后惩罚(比如发生名誉侵害才追责)或特定场景禁止(如选举期的限制)。这些在实际执行中面临取证难、跨境管辖难的问题。未来法规可能需要更细致,比如明确合成内容的标识义务和法律效力——未标识即视为违规,平台应直接移除等。此外,国际合作立法也很关键,Deepfake互联网传播无国界,如果各国标准不一致,执法就有漏洞。从技术层面看,目前检测算法往往滞后于新型Deepfake,缺乏长期有效性。这需要投入更多科研力量,探索对抗样本训练等前瞻方法,使检测模型具备一定的前置防御能力(在生成技术更新前就预测其可能弱点)。也有人提出利用AI判别AI,即用更强大的生成模型去反过来检测输出是否来自AI,此思路类似于辨别画作真伪的“鉴定专家”也是画家本人。无论如何,技术永远有攻有防,没有绝对万能的鉴伪神器。因此在实务中,还应结合人工审核和常识判断。比如,一个政客不可能在两个城市同时发表演讲,即便视频看起来真假难辨,但通过客观情报就可拆穿。这提示我们,Deepfake防御不是孤立的,要与整个信息生态的治理结合起来。实时事实核查、权威信源发布澄清、公众举报机制等,都将是制约Deepfake影响的有效补充。
4. 深度伪造的未来演变: 展望未来5年至10年,Deepfake可能出现一些新的态势。例如,全息和3D领域的Deepfake:随着AR/VR技术发展,虚拟会议中的3D真人形象也可能被篡改,我们需要提前研究三维空间的鉴假方法。又如,跨模态Deepfake:未来假信息未必以视频呈现,还可能是图像、音频、文本多管齐下(比如同时伪造一个人的声音、脸和写作风格来进行全面冒充)。这要求我们的防御视野也从单一媒体扩展到多模态联动。好消息是,AI技术本身也在提供新工具,比如GPT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可疑视频的语义逻辑是否异常,辅助判定真伪。总的来说,Deepfake技术会越来越融入日常生活,我们能做的不是堵绝它(这不现实),而是构建更强大的诚信体系和理性的社会心理来消化它的影响。当假与真的界线变得容易被打破时,全社会协作建立新的可信框架就变得尤为重要。
结语: 深度伪造技术在过去五年里快速发展,从最初的新奇产物演变为影响政治安全、金融诚信的重要因素。我们已经看到,技术本身并非善恶的化身,关键在于使用者的目的和社会的应对。通过技术和政策双管齐下,Deepfake的威胁是可以被控制在可管理范围内的。同时,我们也应善加利用这项技术的积极潜力。未来的攻防较量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只要坚持提高公众意识、完善法规、强化科技伦理,我们有望在享受生成式AI带来便利的同时,守住真实与信任的底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
《AI换脸时代的攻防暗战:从技术滥用走向可信未来》
技术迭代图谱 过去五年里,Deepfake技术经历了飞速迭代,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广泛应用和对抗措施形成。2017年前后,利用深度学习进行人脸换装的技术首次在社区中出现。一位Reddit网友昵称“deepfakes”,将名人面孔替换到色情影片上…...
25/4/9 算法笔记 DBGAN+强化学习+迁移学习实现青光眼图像去模糊1
整体实验介绍 实验主要是结合DBGAN对抗网络强化学习增强迁移学习增强实现青光眼图像去模糊。今天则是先完成了DBGAN板块模型的训练。 实验背景介绍 青光眼的主要特征有: 视盘形态与杯盘比CDR:青光眼患者主要表现为视杯扩大,盘沿变窄。 视…...
【Claude AI大语言模型连接Blender生成资产】Windows安装Blender MCP教程
前言 最近在学习资产制作,了解到了个好玩的东西,利用AI一步一步搭建资产: 上面这副图就是利用Claude AI调用Blender的Python接口一步一步实现的,挺丑但好玩。 安装教程 进入Github: Blender-MCP 网站,下载该项目&a…...
JSP运行环境安装及常用HTML标记使用
制作一个静态网站的基本页面index.html 实验代码:<form> <label for"username">用户名:</label> <input type"text" id"username" name"username"><br> <label for"password&…...
Git 的进阶功能和技巧
1、分支的概念和使用 1.1、什么是分支? 分支(Branch)是在版本控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几乎所有版本控制系统都支持某种形式的分支。在 Git 中,分支是 Git 强大功能之一,它允许我们从主开发线分离出来,在不…...
WSL1升级到WSL2注意事项
今天要在WSL上安装docker,因为机器上安装了wsl1,docker安装后启动不了,通过询问deepseek发现docker只能在wsl2上安装,因此就想着将本机的wsl1升级到wsl2。 确保你的 Windows 系统是 Windows 10(版本 1903 及以上&…...
392. 判断子序列
https://leetcode.cn/problems/is-subsequence/?envTypestudy-plan-v2&envIdtop-interview-150因为是子序列我们只要关心后一个字符在前一个字符后面出现过就行,至于在哪出现出现几次我们不关心,所以我们可以用HashMap<Character, ArrayList<…...
在 VMware 中为 Ubuntu 24.04 虚拟机设置共享文件夹后,在虚拟机中未能看到共享的内容
在 VMware 中为 Ubuntu 24.04 虚拟机设置共享文件夹后,如果在虚拟机中未能看到共享的内容,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VMware Tools 未正确安装:共享文件夹功能依赖于 VMware Tools 或 Open VM Tools。如果未安装或安装不完整࿰…...
台式电脑插入耳机没有声音或麦克风不管用
目录 一、如何确定插孔对应功能1.常见音频插孔颜色及功能2.如何确认电脑插孔?3.常见问题二、 解决方案1. 检查耳机连接和设备选择2. 检查音量设置和静音状态3. 更新或重新安装声卡驱动4. 检查默认音频格式5. 禁用音频增强功能6. 排查硬件问题7. 检查系统服务8. BIOS设置(可选…...
Windchill开发-WTContainer相关API整理
Windchill开发-WTContainer相关API整理 概述各容器对象相关方法站点容器组织容器产品容器/存储库容器上下文团队角色组 文件夹 方法汇总 概述 Windchill 的环境由一组容器组成,容器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站点容器,第二级为组织容器,第…...
理解JSON-RPC 2.0 协议
JSON-RPC 2.0是指一种基于 JSON 的远程过程调用协议,用于在网络上进行跨平台和跨语言的通信。它提供了一种简单、轻量级的方式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方法调用和数据交换。在原文中,JSON-RPC 2.0被用来描述 STDIO 传输机制中消息的格式,即…...
【 C# 使用 MiniExcel 库的典型场景】
以下是 C# 使用 MiniExcel 库的典型场景及代码示例: 一、基础读取操作 强类型读取(需定义数据模型类) 定义与 Excel 列名匹配的类后直接映射为对象集合: csharp Copy Code public class UserAccount { public int Id { get; …...
创建 Pod 失败,运行时报错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遇到创建Pod失败并报错“no space left on device”时,请按照以下步骤排查和解决问题: 1. 定位问题来源 查看Pod事件: kubectl describe pod <pod-name> -n <namespace> 在输出中查找 Events 部分,确认错误是否与…...
[leetcode]查询区间内的所有素数
一.暴力求解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int> result; bool isPrime(int i) { if (i < 2) return false; for (int j 2;j * j < i;j) { if (i % j 0) { …...
【Web安全】如何在 CDN 干扰下精准检测 SSRF?Nuclei + Interactsh 实战
❤️博客主页: iknow181 🔥系列专栏: 网络安全、 Python、JavaSE、JavaWeb、CCNP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评论✍ 背景 在日常漏洞复核中,我们常用 DNSLog 平台判断目标是否存在 SSRF 漏洞:只要请…...
输入框只能输入非中文字符
在 Qt 中,可以通过设置输入法过滤器(QInputContext)或使用正则表达式来限制输入框(QLineEdit 或 QTextEdit)只能输入非中文字符。以下是两种实现方法: ### 方法 1:使用正则表达式 可以通过 QLi…...
LeeCode 136. 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给你一个 非空 整数数组 nums ,除了某个元素只出现一次以外,其余每个元素均出现两次。找出那个只出现了一次的元素。 你必须设计并实现线性时间复杂度的算法来解决此问题,且该算法只使用常量额外空间。 示例 1 : 输入࿱…...
Traefik应用:配置容器多个网络时无法访问问题
Traefik应用:配置容器多个网络时无法访问问题 介绍解决方法问题原因: **容器多网络归属导致 Traefik 无法正确发现路由规则**。解决方案方法 1:将应用容器 **仅连接** 到 traefik-public 网络方法 2:显式指定 Traefik 监听的网络 …...
超便捷超实用的文档处理工具,PDF排序,功能强大,应用广泛,无需下载,在线使用,简单易用快捷!
小白工具https://www.xiaobaitool.net/files/pdf-sort/ 中的 PDF 排序功能是一项便捷实用的文档处理服务,以下是其具体介绍: 操作便捷直观:用户上传 PDF 文件后,可通过直接拖动页面缩略图来调整顺序,就像在纸质文档中…...
zsh: command not found - 鸿蒙 HarmonyOS Next
终端中执行 hdc 命令抛出如下错误; zsh: command not found 解决办法 首先,查找到 DevEco-Studio 的 toolchains 目录路径; 其次,按照类似如下的文件夹层级结果推理到 toolchains 子级路径下,其中 sdk 后一级的路径可能会存在差异,以实际本地路径结构为主,直至找到 openharm…...
【动态规划】 深入动态规划—两个数组的dp问题
文章目录 前言例题一、最长公共子序列二、不相交的线三、不同的子序列四、通配符匹配五、交错字符串六、两个字符串的最小ASCII删除和七、最长重复子数组 结语 前言 问题本质 它主要围绕着给定的两个数组展开,旨在通过对这两个数组元素间关系的分析,找出…...
金融数据分析(Python)个人学习笔记(7):网络数据采集以及FNN分类
一、网络数据采集 证券宝是一个免费、开源的证券数据平台(无需注册),提供大盘准确、完整的证券历史行情数据、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通过python API获取证券数据信息。 1. 安装并导入第三方依赖库 baostock 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
指定运行级别
linux系统下有7种运行级别,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常用的运行级别,方便我们熟悉以后的部署环境,话不多说,来看. 开机流程: 指定数级别 基本介绍 运行级别说明: 0:关机 相当于shutdown -h now ⭐️默认参数不能设置为0,否则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1:单用户(用于找回丢…...
7.第二阶段x64游戏实战-string类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学习参考,请合法利用知识,禁止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本次游戏没法给 内容参考于:微尘网络安全 上一个内容:7.第二阶段x64游戏实战-分析人物属性 string类是字符串类,在计算机中…...
【MySQL基础】左右连接实战:掌握数据关联的完整视图
1 左右连接基础概念 左连接(left join)和右连接(right join)是MySQL中两种重要的表连接方式,它们与内连接不同,能够保留不匹配的记录,为我们提供更完整的数据视图。 核心区别: left join:保留左表所有记录,…...
建筑工程行业如何选OA系统?4大主流产品分析
工程行业项目的复杂性与业务流程的繁琐性对办公效率提出了极高要求。而OA 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出现,为工程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的管理模式。 工程行业OA系统选型关键指标 功能深度:项目管理模块完整度、文档版本控制能…...
动态科技感html导航网站源码
源码介绍 动态科技感html导航网站源码,这个设计完美呈现了科幻电影中的未来科技界面效果,适合展示技术类项目或作为个人作品集的入口页面,自适应手机。 修改卡片中的链接指向你实际的HTML文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卡片内容、图标和颜色要添加更…...
CLIPGaze: Zero-Shot Goal-Directed ScanpathPrediction Using CLIP
摘要 目标导向的扫描路径预测旨在预测人们在搜索视觉场景中的目标时的视线移动路径。大多数现有的目标导向扫描路径预测方法在面对训练过程中未出现的目标类别时,泛化能力较差。此外,它们通常采用不同的预训练模型分别提取目标提示和图像的特征,导致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特征…...
wsl-docker环境下启动ES报错vm.max_map_count [65530] is too low
问题描述 在windows环境下用Docker Desktop(wsl docker)启动 elasticsearch时报错 max virtual memory areas vm.max_map_count [65530] is too low, increase to at least [262144]解决方案 方案一 默认的vm.max_map_count值是65530,而es需要至少262…...
js chrome 插件,下载微博视频
起因, 目的: 最初是想下载微博上的NBA视频,因为在看网页上看视频很不方便,快进一次是10秒,而本地 VLC 播放器,快进一次是5秒。另外我还想做点视频剪辑。 对比 原来手动下载的话,右键检查,复制…...
游戏引擎学习第212天
"我们将同步…"α 之前我们有一些内容是暂时搁置的,因为在调整代码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变动以使代码更加简洁,这样可以把数据放入调试缓冲区并显示出来,这一切现在看起来已经好多了。尽管现在看起来更好,…...
PXE远程安装服务器
目录 搭建PXE远程安装服务器 1、准备Linux安装源: 2、安装并启用TFTP服务: 3、准备Linux内核、初始化镜像文件 4、准备PXE引导程序 5、安装并启用DHCP服务 6、(1)配置启动菜单文件(有人应答) 6、(2)…...
软件测试之功能测试详解
一、测试项目启动与研读需求文档 (一) 组建测试团队 1、测试团队中的角色 2、测试团队的基本责任 尽早地发现软件程序、系统或产品中所有的问题。 督促和协助开发人员尽快地解决程序中的缺陷。 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开发和测试计划。 对缺陷进行…...
Python深度学习基础——卷积神经网络(CNN)(PyTorch)
CNN原理 从DNN到CNN 卷积层与汇聚 深度神经网络DNN中,相邻层的所有神经元之间都有连接,这叫全连接;卷积神经网络 CNN 中,新增了卷积层(Convolution)与汇聚(Pooling)。DNN 的全连接…...
pytorch 反向传播
文章目录 概念计算图自动求导的两种模式 自动求导-代码标量的反向传播非标量变量的反向传播将某些计算移动到计算图之外 概念 核心:链式法则 深度学习框架通过自动计算导数(自动微分)来加快求导。 实践中,根据涉及号的模型,系统会构建一个计…...
VSCode解决中文乱码方法
目录 一、底层原因 二、解决方法原理 三、解决方式: 1.预设更改cmd临时编码法 2.安装插件法: 一、底层原因 当在VSCode中遇到中文显示乱码的问题时,这通常是由于文件编码与VSCode的默认或设置编码不匹配,或…...
pandas.DataFrame.dtypes--查看和验证 DataFrame 列的数据类型!
查看每列的数据类型,方便分析是否需要数据类型转换 property DataFrame.dtypes[source] Return the dtypes in the DataFrame. This returns a Series with the data type of each column. The result’s index is the original DataFrame’s columns. Columns with…...
高性能服务开发利器:redis+lua
Redis 与 Lua 脚本的结合,其核心价值在于 原子性操作 和 减少网络开销。 一、Redis 执行 Lua 脚本的优势 原子性 Lua 脚本在 Redis 中原子执行,避免多命令竞态条件。 减少网络开销 将多个 Redis 命令合并为一个脚本,减少客…...
开源智能体MetaGPT记忆模块解读
MetaGPT 智能体框架 1. 框架概述 MetaGPT 是一个多智能体协作框架,通过模拟软件公司组织架构与工作流程,将大语言模型(LLM)转化为具备专业分工的智能体,协同完成复杂任务。其最大特点是能够将自然语言需…...
Docker部署MySQL大小写不敏感配置与数据迁移实战20250409
Docker部署MySQL大小写不敏感配置与数据迁移实战 🧭 引言 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尤其是使用Java、Hibernate等框架开发的系统,MySQL默认的大小写敏感特性容易引发各种兼容性问题。特别是在Linux系统中部署Docker版MySQL时,默认行为可…...
【RabbitMQ】延迟队列
1.概述 延迟队列其实就是队列里的消息是希望在指定时间到了以后或之前取出和处理,简单来说,延时队列就是用来存放需要在指定时间被处理的元素的队列。 延时队列的使用场景: 1.订单在十分钟之内未支付则自动取消 2.新创建的店铺,…...
深兰科技携多款AI医疗创新成果亮相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
4月8日,以“AI赋能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以下简称健博会)在武汉隆重开幕。应参展企业武汉市三甲医院——武汉中心医院的邀请,深兰科技最新研发的新一代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和产品在其展位上公开亮相。 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18个…...
20周年系列|美创科技再度入围「年度高成长企业」系列榜单
近日,资深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第一新声】发布「2024年度科技行业最佳CEO及高成长企业榜」,美创科技凭借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广泛行业实践, 再度入围“年度网络安全高成长企业”、“年度高科技高成长未来独角兽企业TOP30”。 美创科技作…...
saltstack分布式部署
一、saltstack分布式 在minion数量过多时,通过部署salt代理,减轻master负载 1、在master上删除说有minion证书 2、在minion上删除旧master信息 3、安装部署salt-syndic 4、修改minion 5、在master上签署代理的证书 6、在代理上签署minion证书 7、测试...
CCRC 与 EMVCo 双认证:中国智能卡企业的全球化突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智能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中国智能卡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成本竞争力,在国内市场成绩斐然。然而,要想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获取权威认证成为关键一步。CCRC 与 EMVCo 双认证,宛…...
逆向工程的多层次解析:从实现到领域的全面视角
目录 前言1. 什么是逆向工程?2. 实现级逆向:揭示代码背后的结构2.1 抽象语法树的构建2.2 符号表的恢复2.3 过程设计表示的推导 3. 结构级逆向:重建模块之间的协作关系3.1 调用图与依赖分析3.2 程序与数据结构的映射 4. 功能级逆向:…...
【Docker项目实战】使用Docker部署ToDoList任务管理工具
【Docker项目实战】使用Docker部署ToDoList任务管理工具 一、ToDoList介绍1.1 ToDoList简介1.2 ToDoList主要特点二、本次实践规划2.1 本地环境规划2.2 本次实践介绍三、本地环境检查3.1 检查Docker服务状态3.2 检查Docker版本3.3 检查docker compose 版本四、下载ToDoList镜像…...
基于SpinrgBoot+Vue的医院管理系统-026
一、项目技术栈 Java开发工具:JDK1.8 后端框架:SpringBoot 前端:Vue开发 数据库:MySQL5.7和Navicat管理工具结合 服务器:Tomcat8.5 开发软件:IDEA / Eclipse 是否Maven项目:是 二、功能介绍 (1)…...
如何进行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总结
一、基于场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一、概述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总结(一)描述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数据安全应该关注业务流程,以基础安全为基础,以数据生命周期及数据应用场景两个维度为入口进行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最后以《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为参考,…...
用 npm list -g --depth=0 探索全局包的秘密 ✨
用 npm list -g --depth0 探索全局包的秘密 🚀✨ 嗨,各位开发者朋友们!👋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超实用的小命令——npm list -g --depth0!它就像一个“全局包侦探”🕵️♂️,能帮你快速查出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