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系统性能优化方法论详解:从理解系统到验证迭代


在当今的企业级和云计算环境中,系统性能优化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对系统优化的步骤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读者系统化地进行性能优化,从而显著提升系统的整体表现。

流程概述:

系统性能优化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理解系统:在进行任何优化之前,首先需要对系统的架构、运行机制和关键性能指标有深入的理解。这为后续的分析和优化提供了基础。

  2. 设定基准:接下来,设定一个性能基准,即系统在正常运行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核心指标。这一基准将作为优化前后效果对比的参考点。

  3. 四象限法分析:通过四象限法,将系统的性能问题划分为不同的象限,以便快速识别哪些部分需要优化,哪些部分无需进一步操作。

  4. USE方法分析:使用利用率(Utilization)、饱和度(Saturation)和错误(Errors)来全面审查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找出使用不足、饱和或出错频繁的资源,从而定位潜在的瓶颈。

  5. 收集数据:通过日志、监控工具等手段收集系统的运行数据,了解其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瓶颈分析提供依据。

  6. 识别瓶颈: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识别系统中的性能瓶颈,确定哪些资源或操作导致了系统响应时间过长或资源过度消耗。

  7. 优化:针对识别出的瓶颈,开发者可以采用一系列策略进行优化,如优化算法、改善I/O性能、增加硬件资源等。

  8. 验证和迭代:优化完成后,通过基准测试和性能度量来验证优化效果。如果性能仍不达标,则需要重新迭代该流程,继续分析和优化。

  9. 工具的使用:在整个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借助性能分析工具(如监控工具、日志分析工具)来辅助数据收集、瓶颈识别和优化验证。

  10. 度量和基准测试:最后,通过度量和基准测试来对比优化前后的性能,确保系统达到了设定的基准或超过了预期的性能目标。

理解系统
设定基准
四象限法分析
USE方法分析
收集数据
识别瓶颈
优化
验证和迭代
工具的使用
度量和基准测试

性能优化是一个从系统基线出发、逐步改进的迭代过程。首先,开发者需要明确当前系统的性能基线,并设定明确的业务目标。接着,通过分析工具和方法(如四象限法和USE方法),识别和定义系统中的性能瓶颈。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实施后进行验证。优化过程通常是多次迭代的,直到系统性能达到或超过预期的目标为止。这种系统化的流程确保了性能优化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 理解系统

目标

在开始优化之前,首先要全面理解系统的架构、工作负载以及性能目标。深入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潜在瓶颈是优化的基础。

深度解析

理解系统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软件架构分析工作负载分析

  • 软件架构分析(自上而下):从系统的整体架构入手,分析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数据流动和依赖。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识别架构设计中的潜在问题,如不合理的模块划分、冗余的通信路径等。

  • 资源利用情况分析(自下而上):直接从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入手,分析CPU、内存、网络和磁盘等资源的利用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识别资源瓶颈,如CPU过载、内存泄漏或磁盘I/O瓶颈。

             +------------------+|      Workload     |+------------------+|+------------------+        Workload Analysis|   Application     |              v+------------------+               ||                          |v                          |+------------------+               || System Libraries  |              |+------------------+               ||                          |v                          |+------------------+               ||   System Calls    |              |+------------------+               ||                          |v                          |+------------------+               ||     Kernel        |              |+------------------+               ||                          |v                          |+------------------+               ||     Devices       |              |+------------------+               |^                          ||                          |+--------------------------+Resource Analysis

最终确认问题:通过上述分析,明确性能问题的根源,从而制定具体的优化目标。例如,目标可能是减少某个模块的响应时间,提高整体吞吐量,或降低资源使用率。


2. 设定基准

目标

通过记录当前系统的性能,建立基准线,以便在优化前后进行对比,从而评估优化效果。

深度解析

设定基准是性能优化的起点,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性能指标:

  1. 利用率(Utilization)

    • CPU利用率:衡量CPU在特定时间内的工作负载,过高可能导致资源紧张,过低则可能表明资源浪费。
    • 内存利用率:评估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内存不足会导致频繁的垃圾回收或页面交换。
    • 网络利用率:监控网络带宽的使用,过高可能导致延迟增加。
    • 磁盘利用率:衡量磁盘的I/O操作,过高可能成为性能瓶颈。
  2. 吞吐量(Throughput)
    衡量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工作量,如每秒处理的请求数。这一指标反映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3.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用户发起请求到系统响应所需的时间,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分析方法

  • 使用监控工具(如Prometheus、Grafana)记录上述指标的历史数据。
  • 进行基准测试,模拟实际工作负载,获取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

重要性
设定基准不仅帮助识别当前的性能水平,还为后续的优化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例如,通过基准测试发现响应时间较长,可以针对性的优化相关模块,并在优化后通过对比基准来验证提升效果。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与延迟(Latency)的区别详解

在系统性能优化中,响应时间延迟是两个常被提及但容易混淆的概念。准确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对于有效诊断和优化系统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响应时间与延迟的定义、区别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定义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 定义:响应时间是指从用户发出请求到系统完成响应并返回结果所经历的总时间。这包括请求的发送、系统处理请求、生成响应以及响应的传输等所有阶段的时间。
  • 组成部分
    1. 网络传输时间:请求从客户端传输到服务器,以及响应从服务器传输回客户端所花费的时间。
    2. 处理时间: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处理该请求所需的时间,包括应用逻辑执行、数据库查询、数据处理等。
    3. 等待时间:在高负载情况下,可能存在请求在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时间。

延迟(Latency)

  • 定义:延迟是指数据从源头传输到目的地所需的时间,通常指的是网络延迟,即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所经历的时间。它代表了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延时。
  • 类型
    1. 传播延迟(Propagation Latency):信号在媒介(如光纤、电缆)中传播所需的时间,取决于距离和信号传播速度。
    2. 处理延迟(Processing Latency):设备处理数据包头部信息、路由决策等所需的时间。
    3. 排队延迟(Queuing Latency):数据包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中排队等待处理的时间。
二、两者的区别
指标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延迟(Latency)
定义范围用户请求到系统响应的整体时间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时间
包含内容包括网络传输时间、服务器处理时间、等待时间等所有阶段的时间仅包括数据从源头到目的地的传输时间
影响因素网络延迟、服务器性能、应用逻辑复杂度、数据库性能、并发请求数量等距离、网络设备性能、网络拥塞情况、数据包大小等
测量方式从用户视角测量,通常使用浏览器开发者工具、APM工具等从网络层面测量,通常使用ping、traceroute等网络诊断工具
优化策略优化网络架构、提升服务器性能、优化应用代码和数据库查询、负载均衡等优化网络路径、升级网络设备、减少跳数、提高带宽、使用CDN等
三、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 性能优化的侧重点不同

    • 响应时间的优化需要综合考虑网络、服务器和应用层面的多方面因素。例如,通过优化数据库查询、增加缓存或使用更高效的算法来减少服务器处理时间;使用CDN或负载均衡器来减少网络传输时间。
    • 延迟的优化则更加专注于网络层面,如选择更优的网络路径、升级网络设备或增加带宽以减少数据传输时间。
  2. 问题定位的精确性

    • 响应时间较长时,需要分析是由于高延迟还是服务器处理耗时引起的。通过分解响应时间,可以更精确地定位问题所在。
    • 例如,使用网络监控工具测量延迟,如果发现延迟较高,则可能需要优化网络;如果延迟正常,但响应时间依然较长,则需检查服务器和应用层面的性能瓶颈。
  3. 用户体验的影响

    • 响应时间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尤其是在交互密集型应用中,如网页加载、在线交易等。优化响应时间可以显著提升用户满意度和系统的可用性。
    • 延迟可能导致实时应用(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的用户体验下降,需要特别关注和优化。
四、示例说明

示例一:网页加载

  • 场景: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等待页面完全加载。
  • 响应时间:从用户按下回车键到页面完全加载所需的时间。
  • 延迟:请求从用户的设备传输到服务器,以及响应从服务器传输回用户设备的时间。
  • 分析
    • 如果延迟较高,页面加载时间增加,可能需要优化网络路径或使用CDN。
    • 如果服务器处理时间较长,可能需要优化服务器性能或应用代码。

示例二:API请求

  • 场景:移动应用向后端服务器发送API请求获取数据。
  • 响应时间:从应用发送请求到接收到完整数据的时间。
  • 延迟:请求和响应在网络中的传输时间。
  • 分析
    • 高延迟可能导致用户操作的延迟感,需要优化网络连接或服务器位置。
    • 服务器处理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响应时间增加,需要优化API处理逻辑或数据库访问。

虽然响应时间和延迟都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但它们侧重于不同的层面。响应时间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涵盖了从用户发起请求到系统完成响应的整个过程,而延迟则专注于网络层面的数据传输时间。在性能优化过程中,准确区分这两个概念,能够帮助开发者和运维人员更有效地定位性能瓶颈,并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从而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不仅可以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还能确保系统在高负载和复杂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定和高效的运行状态。因此,在进行性能优化时,务必综合考虑响应时间和延迟,制定全面而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3. 四象限法

目标

利用性能的“快/慢”和“高效/低效”两个维度,将性能问题分类,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深度解析

四象限法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性能问题分类方法,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和解决性能瓶颈。具体分类如下:

  1. 快速且高效(No Optimization Needed)

    • 特点:系统响应迅速,资源利用率高效。
    • 处理措施:此类部分无需优化,可以维持现状。
  2. 慢且高效(Increase Resources)

    • 特点:响应时间较长,但资源利用率合理。
    • 处理措施:可以通过增加硬件资源(如CPU、内存)来提升性能。
  3. 慢且低效(Optimize the Bottleneck)

    • 特点:响应时间长且资源利用率低,明确存在性能瓶颈。
    • 处理措施:深入分析并优化具体的瓶颈部分,如改进算法、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4. 快速且低效(Improve Efficiency)

    • 特点:响应迅速,但资源利用率不高,存在优化空间。
    • 处理措施:优化代码或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具体例子

假设一个Web服务的响应时间较长(慢),但CPU利用率较高(高效),这属于“慢且高效”象限。这时,可以通过增加服务器的CPU资源来提升处理能力,缩短响应时间或者优化算法,降低CPU利用率。

另一个例子是数据库查询效率低下,导致响应时间长(慢)且CPU利用率低(低效),这属于“慢且低效”象限。此时,需优化查询语句、增加索引或调整数据库配置,以解决瓶颈。

重要性
四象限法通过简明的分类,帮助开发者迅速识别问题的性质和所在,避免盲目优化,确保优化工作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4. USE 方法(利用率、饱和度、错误)

目标

通过关注系统资源的利用率(Utilization)饱和度(Saturation)错误(Errors),快速定位性能瓶颈。

深度解析

USE方法是一种系统化的性能分析框架,涵盖了系统资源的全面监控,有助于快速识别和解决性能问题。

  1. 利用率(Utilization)

    • 定义:资源在一定时间内被有效使用的比例。
    • 分析方法:监测CPU、内存、网络和磁盘的使用率,判断哪些资源处于高负载或低负载状态。
    • 优化策略:对于高利用率的资源,考虑扩展或优化其使用;对于低利用率的资源,评估是否需要减少资源或优化配置。
  2. 饱和度(Saturation)

    • 定义:资源是否已达到其处理能力的极限,导致排队和延迟增加。
    • 分析方法:监控队列长度、等待时间等指标,判断资源是否饱和。
    • 优化策略:对于饱和的资源,考虑增加并发处理能力、优化资源分配或改进调度策略,减少排队和等待。
  3. 错误(Errors)

    • 定义:系统中出现的错误或异常情况,如超时、失败请求等。
    • 分析方法:通过日志和监控工具,识别系统中发生的错误类型和频率。
    • 优化策略:修复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优化容错机制,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用示例

假设某电子商务网站在黑色星期五期间出现了响应缓慢的问题。通过USE方法分析:

  • 利用率:发现CPU利用率达到了90%,内存利用率正常。
  • 饱和度:CPU负载明显增加,导致请求排队和响应延迟。
  • 错误:部分请求超时,用户体验下降。

基于此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增加CPU资源:扩展服务器或升级CPU,以提升处理能力。
  • 优化代码:减少CPU密集型操作,提高代码执行效率。
  • 负载均衡:分散请求到更多服务器,减少单个CPU的负载。

5. 收集数据

目标

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收集系统的性能数据,这是分析性能问题的第一步。

深度解析

数据收集是性能优化的基础,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数据,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

  1. 监控工具

    • 系统级监控:如Prometheus、Nagios,监控CPU、内存、网络和磁盘等资源的使用情况。
    • 应用级监控:如New Relic、Datadog,监控应用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和错误率。
  2. 日志分析

    • 收集应用日志、系统日志和安全日志,分析日志中的错误、警告和性能相关信息。
    • 使用工具如ELK Stac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进行日志集中管理和分析。
  3. 基准测试

    • 模拟实际工作负载,进行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
    • 常用工具包括Apache JMeter、LoadRunner、Siege等。
  4. 事件追踪

    • 使用分布式追踪工具如Jaeger、Zipkin,追踪跨服务请求的延迟,识别链路中的性能瓶颈。

数据收集的最佳实践

  • 全面覆盖:确保收集到所有关键资源和性能指标的数据,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 实时监控:采用实时监控工具,及时发现和响应性能问题。
  • 存储和分析:合理存储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潜在的性能问题。

实例说明
在优化一个在线交易系统时,通过系统监控工具发现CPU利用率持续高于80%,并且磁盘I/O频繁出现高延迟。结合日志分析,发现某些数据库查询占用了大量CPU资源。基于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和优化相关查询,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6. 识别瓶颈

目标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性能数据,找出系统中的主要瓶颈所在。

深度解析

识别瓶颈是性能优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数据

    • 综合利用率、饱和度和错误数据,找出系统中资源的使用状况和潜在问题。
    • 利用图表和可视化工具(如Grafana)展示数据趋势,帮助识别异常峰值和模式。
  2. 优先级排序

    • 根据瓶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确定优化的优先级。
    • 先解决影响最大的瓶颈,再逐步优化其他部分。
  3. 根因分析

    • 深入分析瓶颈的根本原因,避免仅解决表面问题。
    • 使用工具如性能分析器(Profiler)进行代码级别的性能分析,找出低效的代码路径。

常见瓶颈来源

  • CPU瓶颈:高CPU利用率通常由计算密集型任务或低效算法引起。
  • 内存瓶颈:内存不足或内存泄漏可能导致频繁的垃圾回收或页面交换。
  • 磁盘I/O瓶颈:高磁盘延迟通常由大量的读写操作或不合理的存储配置引起。
  • 网络瓶颈:网络延迟和带宽限制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变慢,影响系统响应时间。

案例分析
某大型电商平台在“双十一”期间响应时间显著增加。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数据库服务器的CPU利用率达到95%,并且磁盘I/O延迟较高。进一步的根因分析显示,部分复杂的SQL查询缺乏索引,导致数据库查询效率低下。识别出这些问题后,可以针对性地优化SQL查询和数据库配置,以缓解瓶颈。


7. 优化

目标

根据识别出的瓶颈,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包括调整资源分配、优化代码或修改系统配置等,以提升系统性能。

深度解析

优化步骤应基于前面的分析结果,确保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瓶颈,提升系统整体性能。优化策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扩展

    • 纵向扩展(Scaling Up):增加现有服务器的资源,如升级CPU、增加内存或更换更快的磁盘。
    • 横向扩展(Scaling Out):增加更多的服务器节点,通过负载均衡分摊负载。
  2. 代码优化

    • 算法优化:改进算法,降低时间复杂度,提高计算效率。
    • 并发优化:合理使用多线程或异步编程,提升并发处理能力。
    • 缓存机制:引入缓存(如Redis、Memcached),减少重复计算和数据库查询。
  3. 数据库优化

    • 索引优化:为常用查询添加索引,提升查询速度。
    • 查询优化:重构复杂的SQL查询,减少不必要的联结和子查询。
    • 数据库分片:将数据库分片,提高读写性能和可扩展性。
  4. 系统配置优化

    • 网络优化:调整网络配置,提升带宽和降低延迟。
    • 操作系统优化:调整内核参数,优化进程调度和资源分配。
  5. 利用自动化工具

    • 自动调优工具:如AWS的Auto Scaling,根据负载自动调整资源。
    • CI/CD集成:将性能优化集成到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流程中,确保优化措施的持续有效性。

优化实施的注意事项

  • 小步快跑:每次只进行少量优化,确保能够准确评估优化效果。
  • 回滚计划:在进行优化前,制定详细的回滚计划,以防优化措施导致新的问题。
  • 团队协作:优化工作需与开发、运维和测试团队紧密合作,确保各方面协调一致。

实例应用
在前述电商平台案例中,针对数据库的高CPU利用率和磁盘I/O瓶颈,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

  • 添加索引:为频繁查询的字段添加索引,提升查询效率。
  • 优化SQL查询:重构复杂的联结查询,减少不必要的数据检索。
  • 缓存热点数据:将热点查询结果缓存到Redis,减少数据库访问频率。
  • 升级数据库服务器:增加服务器的CPU和更换更快的SSD,以提升数据库性能。

8. 验证和迭代

目标

优化后重新测试系统,验证性能是否得到了提升。如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和优化。

深度解析

性能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验证和迭代,以确保系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1. 重新测试

    • 基准对比:将优化后的性能数据与之前设定的基准进行对比,评估优化效果。
    • 回归测试:确保优化措施未引入新的功能性问题或性能退化。
  2. 性能监控

    • 持续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实时发现和响应新的性能问题。
    • 利用A/B测试或灰度发布,逐步验证优化措施在生产环境中的效果。
  3. 评估优化效果

    • 定量评估优化带来的提升,如响应时间减少了多少,吞吐量提升了多少。
    • 定性评估用户体验的改善,如页面加载速度更快,系统更稳定。
  4. 迭代优化

    • 根据验证结果,识别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返回前面的步骤进行深入优化。
    • 记录优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累性能优化的知识库。

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系统需求和工作负载会随着时间变化,持续的性能监控和优化能够保证系统始终适应变化,避免性能衰退。

案例延续
在优化电商平台的数据库性能后,通过基准测试确认响应时间缩短了30%,吞吐量提升了20%。同时,通过监控工具持续观察,确保优化后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若后续发现新的性能问题,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继续进行分析和优化。


9. 工具的使用

目标

使用合适的工具来帮助分析和优化系统。不同的工具适用于不同层次的性能分析,合理选择工具是高效优化的关键。

深度解析

性能优化过程中,工具的选择至关重要。以下是常用的性能分析和优化工具分类及其应用:

  1. 系统级工具

    • 监控工具:Prometheus、Nagios、Zabbix,用于实时监控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
    • 性能分析工具:htop、top、vmstat、iostat,用于实时查看系统资源状态和进程表现。
  2. 应用级工具

    • APM(应用性能管理)工具:New Relic、Datadog、AppDynamics,用于监控应用的性能指标、跟踪请求路径和分析瓶颈。
    • 代码分析工具:YourKit、VisualVM,用于分析Java应用的内存和CPU使用,识别低效代码。
  3. 数据库优化工具

    • 数据库监控工具:pgAdmin(PostgreSQL)、MySQL Workbench,用于监控和优化数据库性能。
    • 查询优化工具:Explain、ApexSQL,用于分析和优化SQL查询。
  4. 分布式系统分析工具

    • 分布式追踪工具:Jaeger、Zipkin,用于跟踪跨服务请求,识别分布式系统中的延迟和瓶颈。
    • 日志管理工具:ELK Stac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Splunk,用于集中收集、分析和可视化日志数据。
  5. 基准测试工具

    • 压力测试工具:Apache JMeter、LoadRunner、Siege,用于模拟高负载下的系统表现。
    • 性能测试工具:Gatling、Locust,用于进行基于场景的性能测试。

工具选择原则

  • 需求匹配:根据具体的性能分析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工具。例如,实时监控选择Prometheus,代码分析选择YourKit。
  • 集成能力:选择能够与现有系统和流程无缝集成的工具,提升使用效率。
  • 易用性和可视化:优先选择具有友好界面和强大可视化能力的工具,方便数据分析和决策。

实用案例
在进行性能优化时,使用Prometheus和Grafana进行系统资源监控,使用Jaeger进行分布式追踪,结合ELK Stack进行日志分析,全面了解系统的性能状况。此外,利用Apache JMeter进行基准测试,模拟实际工作负载,评估优化效果。


10. 度量和基准测试

目标

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优化,确保优化有明确的量化依据,持续度量性能表现,利用基准测试评估优化效果。

深度解析

度量和基准测试是确保性能优化有效性的关键步骤,涵盖以下内容:

  1. 设定度量指标

    • 明确需要监测和优化的关键性能指标(KPI),如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
    • 确保这些指标与业务目标和用户体验直接相关。
  2. 基准测试设计

    • 设计全面的测试场景,覆盖系统的各种使用情况和负载条件。
    • 确定测试参数,如并发用户数、请求频率、数据量等。
  3. 执行基准测试

    • 使用合适的工具(如JMeter、Locust)进行基准测试,模拟实际工作负载。
    • 在优化前后分别进行测试,确保测试条件一致,以保证对比的公平性。
  4. 数据分析与对比

    • 分析优化前后的测试结果,比较关键指标的变化。
    • 确认优化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识别仍需改进的地方。
  5. 持续度量

    • 建立持续监测机制,定期进行基准测试,跟踪系统性能的变化。
    • 利用自动化工具进行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中的性能回归测试,确保新代码不会引入性能问题。

最佳实践

  • 全面覆盖:确保基准测试覆盖系统的所有关键路径和高负载场景,避免遗漏潜在的性能问题。
  • 客观对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测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 自动化集成:将基准测试集成到CI/CD流水线中,自动检测性能回归,提升优化的效率和可靠性。

案例应用
在电商平台的优化过程中,设定了以下度量指标:页面响应时间、订单处理吞吐量、数据库查询延迟等。通过JMeter进行基准测试,发现优化后的页面响应时间减少了25%,订单处理吞吐量提升了15%。这些数据明确展示了优化措施的效果,进一步指导后续的优化工作。


总结

以上十个步骤构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性能优化方法论,涵盖了从系统理解、基准设定、瓶颈识别、优化实施到验证迭代的完整过程。通过遵循这一方法论,开发者和运维团队能够有效地分析和解决系统性能问题,持续提升系统的性能表现,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和用户期望。

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择和使用性能分析工具,结合持续的度量和基准测试,是实现高效优化的关键。此外,优化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经验积累,也对成功提升系统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的详解能够为您的性能优化之路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相关文章:

系统性能优化方法论详解:从理解系统到验证迭代

在当今的企业级和云计算环境中,系统性能优化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对系统优化的步骤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读者系统化地进行性能优化,从而显著提升系统的整体表现。 流程概述: 系统性能优化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x…...

241120学习日志——[CSDIY] [InternStudio] 大模型训练营 [09]

CSDIY:这是一个非科班学生的努力之路,从今天开始这个系列会长期更新,(最好做到日更),我会慢慢把自己目前对CS的努力逐一上传,帮助那些和我一样有着梦想的玩家取得胜利!!&…...

MySQL创建和管理触发器

1.在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d_eams的course表中,创建一个插入事件触发器tr_course,添加一条课程信息时,显示提示信息。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_course after insert on course for each row begin set tr_i 操作成功!; end…...

uniapp rpx兼容平板

问题: 使用uniapp开发平板端时, rpx/upx 内容过小, 没有适应屏幕 原因: uniapp 默认支持最大设备宽度为960px 而平板宽度超出了960 uniapp官方文档https://uniapp.dcloud.io/collocation/pages?idglobalstyle 解决: // pages.json 文件: {//..."globalSt…...

mysql 唯一键

在数据库中,唯一键(Unique Key)是一种约束条件,用于确保表中的某一列或多列组合的数据具有唯一性。这意味着在这列或这些列中不能有两个相同的值。唯一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防止重复记录的插入。 …...

C++设计模式行为模式———迭代器模式

文章目录 一、引言二、迭代器模式三、总结 一、引言 迭代器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 让你能在不暴露集合底层表现形式 (列表、 栈和树等) 的情况下遍历集合中所有的元素。C标准库中内置了很多容器并提供了合适的迭代器,尽管我们不…...

Flutter:SlideTransition位移动画,Interval动画延迟

配置vsync&#xff0c;需要实现一下with SingleTickerProviderStateMixinclass _MyHomePageState extends State<MyHomePage> with SingleTickerProviderStateMixin{// 定义 AnimationControllerlate AnimationController _controller;overridevoid initState() {super.…...

Ruby Socket 编程

Ruby Socket 编程 Ruby 是一种动态、开放源代码的编程语言,以其简洁明了的语法和强大的功能而受到许多开发者的喜爱。在 Ruby 中,Socket 编程是一种重要的网络编程技术,它允许程序员创建可以在网络中通信的程序。本文将详细介绍 Ruby Socket 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如何创建 …...

内容安全与系统构建加速,助力解决生成式AI时代的双重挑战

内容安全与系统构建加速&#xff0c;助力解决生成式AI时代的双重挑战 0. 前言1. PRCV 20241.1 大会简介1.2 生成式 Al 时代的内容安全与系统构建加速 2. 生成式 AI2.1 生成模型2.2 生成模型与判别模型的区别2.3 生成模型的发展 3. GAI 内容安全3.1 GAI 时代内容安全挑战3.2 图像…...

基于Vue的微前端架构实现与挑战

引言 微前端架构作为一种新兴的前端开发方案&#xff0c;能够有效解决大型应用的复杂性问题。本文将详细探讨基于Vue实现微前端的具体方案及其面临的挑战。 什么是微前端&#xff1f; 微前端是一种将前端应用分解成一系列更小、更易管理的独立应用的架构模式。每个子应用可以…...

UE5 DownloadImage加载jpg失败的解决方法

DownloadImage加载jpg失败的解决方法 现象解决方案具体方法 现象 用UE自带的 DownloadImage 无法下载成功&#xff0c;从 failure 引脚出来。 接入一个由监控器自动保存起的图像&#xff0c;有些可以正常加载成功&#xff0c;有些无法加载成功。 经调查问题出现在&#xff0c;…...

Consumer Group

不&#xff0c;kafka-consumer-groups.sh 脚本本身并不用于创建 Consumer Group。它主要用于管理和查看 Consumer Group 的状态和详情&#xff0c;比如列出所有的 Consumer Group、查看特定 Consumer Group 的详情、删除 Consumer Group 等。 Consumer Group 是由 Kafka 消费者…...

[开源] SafeLine 好用的Web 应用防火墙(WAF)

SafeLine&#xff0c;中文名 “雷池”&#xff0c;是一款简单好用, 效果突出的 Web 应用防火墙(WAF)&#xff0c;可以保护 Web 服务不受黑客攻击 一、简介 雷池通过过滤和监控 Web 应用与互联网之间的 HTTP 流量来保护 Web 服务。可以保护 Web 服务免受 SQL 注入、XSS、 代码注…...

vue3 路由守卫

在Vue 3中&#xff0c;路由守卫是一种控制和管理路由跳转的机制。它允许你在执行导航前后进行一些逻辑处理&#xff0c;比如权限验证、数据预取等&#xff0c;从而增强应用的安全性和效率。路由守卫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xff0c;每种类型的守卫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 其实路…...

unigui 登陆界面

新建项目&#xff0c;因为我的Main页面做了其他的东西&#xff0c;所以我在这里新建一个form File -> New -> From(Unigui) -> 登录窗体 添加组件&#xff1a;FDConnection&#xff0c;FDQuery&#xff0c;DataSource&#xff0c;Unipanel和几个uniedit&#xff0c;…...

Ubuntu,openEuler,MySql安装

文章目录 Ubuntu什么是Ubuntu概述Ubuntu版本简介桌面版服务器版 部署系统新建虚拟机安装系统部署后的设置设置root密码关闭防火墙启用允许root进行ssh安装所需软件制作快照 网络配置Netplan概述配置详解配置文件DHCP静态IP设置 软件安装方法apt安装软件作用常用命令配置apt源 d…...

LLM( Large Language Models)典型应用介绍 1 -ChatGPT Large language models

ChatGPT 是基于大型语言模型&#xff08;LLM&#xff09;的人工智能应用。 GPT 全称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生成式预训练变换模型&#xff1a; Generative&#xff08;生成式&#xff09;&#xff1a;可以根据输入生成新的文本内容&#xff0c;例如回答问题…...

deepin系统下载pnpm cnpm等报错

deepin系统下载pnpm cnpm等报错 npm ERR! request to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pnpm failed, reason: certificate has expired 报错提示证书过期&#xff0c;执行以下命令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mirror.com下载pnpm npm install pnpm -g查…...

RPC-健康检测机制

什么是健康检测&#xff1f; 在真实环境中服务提供方是以一个集群的方式提供服务&#xff0c;这对于服务调用方来说&#xff0c;就是一个接口会有多个服务提供方同时提供服务&#xff0c;调用方在每次发起请求的时候都可以拿到一个可用的连接。 健康检测&#xff0c;能帮助从连…...

数据结构-二叉树_堆

目录 1.二叉树的概念 ​编辑1.1树的概念与结构 1.2树的相关语 1.3 树的表示 2. ⼆叉树 2.1 概念与结构 2.2 特殊的⼆叉树 2.2.2 完全⼆叉树 2.3 ⼆叉树存储结构 2.3.1 顺序结构 2.3.2 链式结构 3. 实现顺序结构⼆叉树 3.2 堆的实现 3.2.2 向下调整算法 1.二叉树的概…...

“无关紧要”的小知识点:“xx Packages Are Looking for Funding”——npm fund命令及运行机制

“无关紧要”的小知识点&#xff1a;“xx Packages Are Looking for Funding”——npm fund 命令及运行机制 在 Node.js 和 npm 生态系统中&#xff0c;开源项目的持续发展和维护常常依赖于贡献者的支持和资助。为了让开发者更容易了解他们依赖的项目哪些有资金支持选项&#…...

【案例】---Hutool提取excel文档

目录 一、前言二、提取excel文档2.1、核心代码一、前言 引用jar包 <!--hutool--><dependency><groupId>cn.hutool</groupId>...

GPT-1.0、GPT-2.0、GPT-3.0参数对比

以下是 GPT-1.0、GPT-2.0、GPT-3.0 的模型参数对比表格&#xff1a; 模型GPT-1.0GPT-2.0GPT-3.0参数数量117M1.5B175B层数12 层12 - 48 层96 层嵌入维度768768 - 160012,288注意力头数1212 - 2596上下文长度51210242048词汇表大小约 40,00050,00050,000训练数据BooksCorpus (约…...

鸿蒙网络编程系列48-仓颉版UDP回声服务器示例

1. UDP回声服务器简介 回声服务器指的是这样一种服务器&#xff0c;它接受客户端的连接&#xff0c;并且把收到的数据原样返回给客户端&#xff0c;本系列的第2篇文章《鸿蒙网络编程系列2-UDP回声服务器的实现》中基于ArkTS语言在API 9的环境下实现了UDP回声服务器&#xff0c…...

110. UE5 GAS RPG 实现玩家角色数据存档

在这篇&#xff0c;我们实现将玩家数据保存到存档内。 增加保存玩家属性 玩家属性默认的等级&#xff0c;经验值&#xff0c;可分配的技能点和属性点。还有一些角色基础属性也需要保存&#xff0c;回忆一下&#xff0c;我们是如何实现玩家的属性的&#xff0c;我们是通过多个…...

Excel - VLOOKUP函数将指定列替换为字典值

背景&#xff1a;在根据各种复杂的口径导出报表数据时&#xff0c;因为关联的表较多、数据量较大&#xff0c;一行数据往往会存在三个以上的字典数据。 为了保证导出数据的效率&#xff0c;博主选择了导出字典code值后&#xff0c;在Excel中处理匹配字典值。在查询百度之后&am…...

多线程并发造成的数据重复问题解决方案参考(笔记记录)

一、添加 MySQL 组合唯一索引&#xff0c;需要注意什么坑&#xff1f; 在 MySQL 中&#xff0c;创建组合唯一索引&#xff08;Composite Unique Index&#xff09;时&#xff0c;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容易踩的坑&#xff1a; 1. 字段顺序影响索引使用 问题&#xff1a;组合唯一索…...

使用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使用uni_modules导致主包文件过大,无法发布的解决方法

在使用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时候&#xff0c;过多的引入uni_modules的组件库&#xff0c;会导致主包文件过大&#xff0c;导致无法上传微信小程序&#xff0c;主包要求大小不超过1.5MB.分包大小每个不能超过2M。 解决方法&#xff1a;分包。 1.对每个除了主页面navbar的页面进…...

01_MinIO部署(Windows单节点部署/Docker化部署)

单节点-Windows环境安装部署 在Windows环境安装MinIO&#xff0c;主要包含两个东西&#xff1a; MinIO Server&#xff08;minio.exe&#xff09;&#xff1a;应用服务本身MinIO Client&#xff08;mc.exe&#xff09;&#xff1a;MinIO客户端工具&#xff08;mc&#xff09;…...

uniapp微信小程序转发跳转指定页面

onShareAppMessage 是微信小程序中的一个重要函数&#xff0c;用于自定义转发内容。当用户点击右上角的菜单按钮&#xff0c;并选择“转发”时&#xff0c;会触发这个函数。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函数中返回一个对象&#xff0c;用于定义分享卡片的标题、图片、路径等信息。 使用场…...

【AI知识】两类最主流AI应用(文生图、ChatGPT)中的目标函数

之前写过一篇 【AI知识】了解两类最主流AI任务中的目标函数&#xff0c;介绍了AI最常见的两类任务【分类、回归】的基础损失函数【交叉熵、均方差】&#xff0c;以初步了解AI的训练目标。 本篇更进一步&#xff0c;聊一聊流行的“文生图”、“聊天机器人ChatGPT”模型中的目标函…...

区块链入门—带你快速了解(通俗易懂)

读懂这篇文章需要有一定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础。 本篇文章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xff0c;欢迎指正。 目录 一、区块链基础 1.基本概念 2.核心特性 3.区块链分类 4.区块链发展历程 二、区块链技术概念 1.技术架构 2.区块图解 3.共识机制 4.智能合约 5.密码学—哈…...

【数据库知识】mysql进阶-Mysql数据库的主从复制

mysql主从复制 概述一、数据同步机制二、复制流程三、保证数据一致性的措施四、复制拓扑结构五、应用场景与优势 双主复制的过程一、配置前的准备二、配置主服务器三、配置从服务器&#xff08;相对角色&#xff09;四、验证复制状态五、处理潜在的问题 双主复制如何解决冲突问…...

深度学习中的mAP

在深度学习中&#xff0c;mAP是指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xff0c;它是深度学习中评价模型好坏的一种指标(metric)&#xff0c;特别是在目标检测中。 精确率和召回率的概念&#xff1a; (1).精确率(Precision)&#xff1a;预测阳性结果中实际正确的比例(TP / …...

TB6612电机驱动模块使用指南

实物图&#xff1a; 简介&#xff1a;TB6612是一款双路H桥型直流电机驱动模块&#xff0c;可以控制两个直流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H桥&#xff1a;(双路H桥就是有两个这个结构) 引脚图&#xff1a;...

小试牛刀-Anchor安装和基础测试

目录 一、编写目的 二、安装步骤 2.1 安装Rust 设置rustup镜像 安装Rust 2.2 安装node.js 2.3 安装Solana-CLI 2.4 安装Anchor CLI 三、Program测试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 Welcome to Code Blocks blog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 [Anchor安装和基础测试] 博主广交技术好友&…...

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SD NAND图片显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项目,它涉及硬件设计、FPGA编程、SD卡接口、NAND闪存控制以及图像显示等多个方面

文章目录 0、前言 1、目标 2、图片的预处理 3、SD NAND的预处理 4、FPGA实现 4.1、详细设计 4.2、仿真 4.3、实验结果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基于FPGA的SD卡的数据读写实现&#xff08;SD NAND FLASH&#xff09;》中&#xff0c;我们了解到了SD NAND Flash的相关知识&am…...

1.tree of thought (使用LangChain解决4x4数独问题)

本教程将介绍如何使用LangChain库和chatglm API来解决一个4x4的数独问题。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这一目标&#xff1a; 初始化chatglm 的聊天模型。定义数独问题和解决方案。创建一个自定义的检查器来验证每一步的思考。使用ToTChain来运行整个思考过程。 1. 初始化chatglm4…...

对subprocess启动的子进程使用VSCode python debugger

文章目录 1 情况概要&#xff08;和文件结构&#xff09;2 具体设置和启动步骤2.1 具体配置Step 1 针对attach debugger到子进程Step 2 针对子进程的暂停(可选) Step 3 判断哪个进程id是需要的子进程 2.2 启动步骤和过程 3 其他问题解决3.13.2 ptrace: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MATLAB实现GARCH(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计算VaR(Value at Risk)

MATLAB实现GARCH(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计算VaR(Value at Risk) 1.计算模型介绍 使用GARCH&#xff08;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xff09;模型计算VaR&#xff08;风险价值&#xff09;时&#xff0c;方差法是一个常用的方法。GARCH模型能够捕捉到金融时间序列数据中的波…...

Android中常见内存泄漏的场景和解决方案

本文讲解Android 开发中常见内存泄漏场景及其解决方案&#xff0c;内容包括代码示例、原因分析以及最佳实践建议。 1. 静态变量导致的内存泄漏 静态变量的生命周期与应用进程一致&#xff0c;如果静态变量持有了对 Activity 或其他大对象的引用&#xff0c;就可能导致内存泄漏…...

爬取链家二手房房价数据存入mongodb并进行分析

感谢您的关注&#xff01;需要完整源码评论区获取~ 【实验目的】 1. 使用 python 将爬虫数据存入 mongodb&#xff1b; 2. 使用 python 读取 mongodb 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实验原理】 MongoDB 是文档数据库&#xff0c;采用 BSON 的结构来存储数据。在文档中可嵌套其…...

《TCP/IP网络编程》学习笔记 | Chapter 13:多种 I/O 函数

《TCP/IP网络编程》学习笔记 | Chapter 13&#xff1a;多种 I/O 函数 《TCP/IP网络编程》学习笔记 | Chapter 13&#xff1a;多种 I/O 函数send & recv 函数Linux 平台下的 send 和 recv 函数MSG_OOB&#xff1a;发送紧急消息紧急模式的工作原理检查输入缓冲 readv & w…...

详细介绍下oracle冷备(coolbackup)

冷备&#xff0c;也就说数据库不是运行&#xff08;热的状态&#xff09;的备份。有些时候我们的数据库比较小&#xff0c;进行同操作系统数据迁移和恢复的时候就比较好用。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下oracle数据库的冷备&#xff08;我们使用最简单的拷贝数据文件方式进行冷备&#xf…...

MYSQL——多表设计以及数据库中三种关系模型

大致介绍数据库中三种关系模型 一对多&#xff08;1:N&#xff09; 定义&#xff1a; 一个实体可以与另一个实体的多个实例相关联&#xff0c;而后者只能与前者的一个实例相关联。 例子&#xff1a; 学生和课程的关系。 学生&#xff08;1&#xff09;&#xff1a;每个学生…...

泷羽sec学习打卡-html基础

声明 学习视频来自B站UP主 泷羽sec,如涉及侵权马上删除文章 笔记的只是方便各位师傅学习知识,以下网站只涉及学习内容,其他的都与本人无关,切莫逾越法律红线,否则后果自负 关于云技术基础的那些事儿-捕获帅照 html基础什么是html&#xff1f; 常用的html标签html示例 css基础什…...

国标GB28181摄像机接入EasyGBS国标GB28181设备管理软件:GB28181-2022媒体传输协议解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xff0c;视频监控领域正经历从传统安防向智能化、网络化安防的深刻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xff0c;国标GB28181设备管理软件EasyGBS成为了这场技术变革的重要一环。 GB28181-2022媒体传输协议 媒体传输命令包括实时视音频点播、历史视音频回放/…...

鸿蒙网络编程系列50-仓颉版TCP回声服务器示例

1. TCP服务端简介 TCP服务端是基于TCP协议构建的一种网络服务模式&#xff0c;它为HTTP&#xff08;超文本传输协议&#xff09;、SMTP&#xff08;简单邮件传输协议&#xff09;等高层协议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可靠的底层支持。在TCP服务端中&#xff0c;服务器启动后会监听一个或…...

JMeter监听器与压测监控之 InfluxDB

1. 简介 在本文中&#xff0c;我们将介绍如何在 Kali Linux 上通过 Docker 安装 InfluxDB&#xff0c;并使用 JMeter 对其进行性能监控。InfluxDB 是一个高性能的时序数据库&#xff0c;而 JMeter 是一个开源的性能测试工具&#xff0c;可以用于对各种服务进行负载测试和性能监…...

混合上下文学习 ;In-Context Learning(ICL)

目录 In-Context Learning(ICL) 混合上下文学习 核心内容 核心创新点的原理与理论 举例说明 In-Context Learning(ICL) 是一种在大语言模型(LLM)中使用的技术,它允许模型通过提供一组输入输出示例(即“demonstrations”)来适应新任务,而无需对模型参数进行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