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JAVA并发
多线程
线程的创建方式有哪些?
1.继承Thread类 2.实现Runnable接口 3.Callable接口+FutureTask 4.线程池
1.继承Thread类
这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用户自定义类继承java.lang.Thread类,重写其run()方法,run()方法中定义了线程执行的具体任务。创建该类的实例后,通过调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线程执行的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Thread t = new MyThread();t.start();
}
- 优点: 编写简单,如果需要访问当前线程,无需使用Thread.currentThread ()方法,直接使用this,即可获得当前线程
- 缺点:因为线程类已经继承了Thread类,所以不能再继承其他的父类
2.实现Runnable接口
如果一个类已经继承了其他类,就不能再继承Thread类,此时可以实现java.lang.Runnable接口。实现Runnable接口需要重写run()方法,然后将此Runnable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器,创建Thread对象后调用其start()方法启动线程。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线程执行的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MyRunnable());t.start();
}
- 优点:线程类只是实现了Runable接口,还可以继承其他的类。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多个线程共享同一个目标对象,所以非常适合多个相同线程来处理同一份资源的情况,从而可以将CPU代码和数据分开,形成清晰的模型,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对象的思想。
- 缺点:编程稍微复杂,如果需要访问当前线程,必须使用Thread.currentThread()方法。
- 实现Callable接口与FutureTask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接口类似于Runnable,但Callable的call()方法可以有返回值并且可以抛出异常。要执行Callable任务,需将它包装进一个FutureTask,因为Thread类的构造器只接受Runnable参数,而FutureTask实现了Runnable接口。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Integer> {@Override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线程执行的代码,这里返回一个整型结果return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Callable task = new MyCallable();FutureTask<Integer>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task);Thread t = new Thread(futureTask);t.start();try {Integer result = futureTask.get(); // 获取线程执行结果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result);}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Execution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采用实现Callable接口方式:
- 缺点:编程稍微复杂,如果需要访问当前线程,必须调用Thread.currentThread()方法。
- 优点:线程只是实现Runnable或实现Callable接口,还可以继承其他类。这种方式下,多个线程可以共享一个target对象,非常适合多线程处理同一份资源的情形。
- 使用线程池(Executor框架)
从Java 5开始引入的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和相关类提供了线程池的支持,这是一种更高效的线程管理方式,避免了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可以通过Executors类的静态方法创建不同类型的线程池。
class 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线程执行的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 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池for (int i = 0; i < 100; i++) {executor.submit(new Task()); // 提交任务到线程池执行}executor.shutdown(); // 关闭线程池
}
采用线程池方式:
- 缺点:程池增加了程序的复杂度,特别是当涉及线程池参数调整和故障排查时。错误的配置可能导致死锁、资源耗尽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诊断和修复可能较为复杂。
- 优点:线程池可以重用预先创建的线程,避免了线程创建和销毁的开销,显著提高了程序的性能。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并发请求,线程池可以迅速提供线程来处理任务,减少等待时间。并且,线程池能够有效控制运行的线程数量,防止因创建过多线程导致的系统资源耗尽(如内存溢出)。通过合理配置线程池大小,可以最大化CPU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怎么启动线程 ?
启动线程的通过Thread类的start()
如何停止一个线程的运行?
- 异常法停止:线程调用interrupt()方法后,在线程的run方法中判断当前对象的interrupted()状态,如果是中断状态则抛出异常,达到中断线程的效果。
- 在沉睡中停止:先将线程sleep,然后调用interrupt标记中断状态,interrupt会将阻塞状态的线程中断。会抛出中断异常,达到停止线程的效果
- stop()暴力停止:线程调用stop()方法会被暴力停止,方法已弃用,该方法会有不好的后果:强制让线程停止有可能使一些请理性的工作得不到完成。
- 使用return停止线程:调用interrupt标记为中断状态后,在run方法中判断当前线程状态,如果为中断状态则return,能达到停止线程的效果。
interrupt()->run->抛出InterruptException/return
sleep->interrupt
stop
调用 interrupt 是如何让线程抛出异常的?
每个线程都一个与之关联的布尔属性来表示其中断状态,中断状态的初始值为false,当一个线程被其它线程调用Thread.interrupt()
方法中断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响应。
- 如果该线程正在执行低级别的可中断方法,则会解除阻塞并抛出
InterruptedException
异常。包括sleep join wait - 否则
Thread.interrupt()
仅设置线程的中断状态,在该被中断的线程中稍后可通过轮询中断状态来决定是否要停止当前正在执行的任务。
Java线程的状态有哪些?
线程状态 | 解释 |
---|---|
NEW | 尚未启动的线程状态,即线程创建,还未调用start方法 |
RUNNABLE | 就绪状态(调用start,等待调度)+正在运行 |
BLOCKED | 等待监视器锁时,陷入阻塞状态 |
WAITING | 等待状态的线程正在等待另一线程执行特定的操作(如notify) |
TIMED_WAITING | 具有指定等待时间的等待状态 |
TERMINATED | 线程完成执行,终止状态 |
new runnable blocked waiting timed_waiting terminated
sleep 和 wait的区别是什么?
特性 | sleep() | wait() |
---|---|---|
所属类 | Thread 类(静态方法) | Object 类(实例方法) |
锁释放 | ❌ | ✅ |
使用前提 | 任意位置调用 | 必须在同步块内(持有锁) |
唤醒机制 | 超时自动恢复 | 需 notify() /notifyAll() 或超时 |
设计用途 | 暂停线程执行,不涉及锁协作 | 线程间协调,释放锁让其他线程工作 |
- 所属分类的不同:sleep 是
Thread
类的静态方法,可以在任何地方直接通过Thread.sleep()
调用,无需依赖对象实例。wait 是Object
类的实例方法,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对象实例来调用。 - 锁释放的情况:
Thread.sleep()
在调用时,线程会暂停执行指定的时间,但不会释放持有的对象锁。也就是说,在sleep
期间,其他线程无法获得该线程持有的锁。Object.wait()
:调用该方法时,线程会释放持有的对象锁,进入等待状态,直到其他线程调用相同对象的notify()
或notifyAll()
方法唤醒它 - 使用条件:sleep 可在任意位置调用,无需事先获取锁。 wait 必须在同步块或同步方法内调用(即线程需持有该对象的锁),否则抛出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 - 唤醒机制:sleep 休眠时间结束后,线程 自动恢复 到就绪状态,等待CPU调度。wait 需要其他线程调用相同对象的
notify()
或notifyAll()
方法才能被唤醒。notify()
会随机唤醒一个在该对象上等待的线程,而notifyAll()
会唤醒所有在该对象上等待的线程。
sleep会释放cpu吗?
是的,调用 Thread.sleep()
时,线程会释放 CPU,但不会释放持有的锁。
当线程调用 sleep()
后,会主动让出 CPU 时间片,进入 TIMED_WAITING
状态。此时操作系统会触发调度,将 CPU 分配给其他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这样其他线程(无论是需要同一锁的线程还是不相关线程)便有机会执行。
sleep()
不会释放线程已持有的任何锁(如 synchronized
同步代码块或方法中获取的锁)。因此,如果有其他线程试图获取同一把锁,它们仍会被阻塞,直到原线程退出同步代码块。
blocked和waiting有啥区别
- 触发条件:线程进入BLOCKED状态通常是因为试图获取一个对象的锁(monitor lock),但该锁已经被另一个线程持有。这通常发生在尝试进入synchronized块或方法时,如果锁已被占用,则线程将被阻塞直到锁可用。线程进入WAITING状态是因为它正在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某些操作,例如调用Object.wait()方法、Thread.join()方法或LockSupport.park()方法。在这种状态下,线程将不会消耗CPU资源,并且不会参与锁的竞争。
- 唤醒机制:当一个线程被阻塞等待锁时,一旦锁被释放,线程将有机会重新尝试获取锁。如果锁此时未被其他线程获取,那么线程可以从BLOCKED状态变为RUNNABLE状态。线程在WAITING状态中需要被显式唤醒。例如,如果线程调用了Object.wait(),那么它必须等待另一个线程调用同一对象上的Object.notify()或Object.notifyAll()方法才能被唤醒。
所以,BLOCKED和WAITING两个状态最大的区别有两个:
- BLOCKED是锁竞争失败后被被动触发的状态,WAITING是人为的主动触发的状态
- BLCKED的唤醒时自动触发的,而WAITING状态是必须要通过特定的方法来主动唤醒
wait 状态下的线程如何进行恢复到 running 状态?
线程从 等待(WAIT)
状态恢复到 运行(RUNNING)
状态的核心机制是 通过外部事件触发或资源可用性变化,比如等待的线程被其他线程对象唤醒,notify()
和notifyAll()
。
notify 和 notifyAll 的区别?
同样是唤醒等待的线程,同样最多只有一个线程能获得锁,同样不能控制哪个线程获得锁。
区别在于:
- notify:唤醒一个线程,其他线程依然处于wait的等待唤醒状态,如果被唤醒的线程结束时没调用notify,其他线程就永远没人去唤醒,只能等待超时,或者被中断
- notifyAll:所有线程退出wait的状态,开始竞争锁,但只有一个线程能抢到,这个线程执行完后,其他线程又会有一个幸运儿脱颖而出得到锁
notify 选择哪个线程?
notify在源码的注释中说到notify选择唤醒的线程是任意的,但是依赖于具体实现的jvm。
JVM有很多实现,比较流行的就是hotspot,hotspot对notofy()的实现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随机唤醒,,而是“先进先出”的顺序唤醒。
线程间通信方式有哪些?
1、Object 类的 wait()、notify() 和 notifyAll() 方法。这是 Java 中最基础的线程间通信方式,基于对象的监视器(锁)机制。
wait()
:使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直到其他线程调用该对象的notify()
或notifyAll()
方法。notify()
:唤醒在此对象监视器上等待的单个线程。notifyAll()
:唤醒在此对象监视器上等待的所有线程。
2、Lock
和 Condition
接口。Lock
接口提供了比 synchronized
更灵活的锁机制,Condition
接口则配合 Lock
实现线程间的等待 / 通知机制。
await()
:使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直到被其他线程唤醒。signal()
:唤醒一个等待在该Condition
上的线程。signalAll()
:唤醒所有等待在该Condition
上的线程。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Condi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class SharedResource {private final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private final Condition condition = lock.newCondition();public void consumer()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lock.lock();try {while (/* 条件不满足 */) {condition.await();}// 执行相应操作} finally {lock.unlock();}}public void producer() {lock.lock();try {// 执行相应操作condition.signal(); // 或者 signalAll()} finally {lock.unlock();}}
}
3、volatile
关键字。volatile
关键字用于保证变量的可见性,即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为 volatile
时,它会保证对该变量的写操作会立即刷新到主内存中,而读操作会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的值。
class VolatileExample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flag = false;public void writer() {flag = true;}public void reader() {while (!flag) {// 等待}// 执行相应操作}
}
4、CountDownLatch。CountDownLatch
是一个同步辅助类,它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操作。
CountDownLatch(int count)
:构造函数,指定需要等待的线程数量。countDown()
:减少计数器的值。await()
:使当前线程等待,直到计数器的值为 0。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untDownLatch;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int threadCount = 3;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threadCount);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new Thread(() -> {try {// 执行任务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完成任务");} finally {latch.countDown();}}).start();}latch.await();System.out.println("所有线程任务完成");}
}
5、CyclicBarrier。CyclicBarrier
是一个同步辅助类,它允许一组线程相互等待,直到所有线程都到达某个公共屏障点。
CyclicBarrier(int parties, Runnable barrierAction)
:构造函数,指定参与的线程数量和所有线程到达屏障点后要执行的操作。await()
:使当前线程等待,直到所有线程都到达屏障点。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yclicBarrier;public class CyclicBarrier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threadCount = 3;CyclicBarrier 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threadCount, () -> {System.out.println("所有线程都到达屏障点");});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new Thread(() -> {try {// 执行任务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到达屏障点");barrier.await();// 继续执行后续任务}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start();}}
}
6、Semaphore。Semaphore
是一个计数信号量,它可以控制同时访问特定资源的线程数量。
Semaphore(int permits)
:构造函数,指定信号量的初始许可数量。acquire()
:获取一个许可,如果没有可用许可则阻塞。release()
:释放一个许可。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Semaphore;public class Semaphore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permitCount = 2;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permitCount);for (int i = 0; i < 5; i++) {new Thread(() -> {try {semaphore.acquire();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获得许可");// 执行任务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semaphore.release();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释放许可");}}).start();}}
}
如何停止一个线程?
方法 | 适用场景 | 注意事项 |
---|---|---|
循环检测标志位 | 简单无阻塞的逻辑 | 确保标志位使用 volatile 或通过锁保证可见性 |
中断机制 | 可中断的阻塞操作 | 正确处理 InterruptedException 并恢复中断标志 |
Future.cancel() | 线程池管理任务 | 需要线程池任务支持中断处理机制 |
资源关闭 | 不可中断的阻塞操作(如Sockets) | 显式关闭资源触发异常,结合中断状态判断回滚 |
并发安全
juc包下你常用的类?
线程池相关:
ThreadPoolExecutor
:最核心的线程池类,用于创建和管理线程池。通过它可以灵活地配置线程池的参数,如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任务队列等,以满足不同的并发处理需求。Executors
:线程池工厂类,提供了一系列静态方法来创建不同类型的线程池,如newFixedThreadPool
(创建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newCachedThreadPool
(创建可缓存线程池)、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单线程线程池)等,方便开发者快速创建线程池。
并发集合类:
ConcurrentHashMap
:线程安全的哈希映射表,用于在多线程环境下高效地存储和访问键值对。它采用了分段锁等技术,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不同的段,提高了并发性能,在高并发场景下比传统的Hashtable
性能更好。CopyOnWriteArrayList
:线程安全的列表,在对列表进行修改操作时,会创建一个新的底层数组,将修改操作应用到新数组上,而读操作仍然可以在旧数组上进行,从而实现了读写分离,提高了并发读的性能,适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
并发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一组线程完成操作后再继续执行。它通过一个计数器来实现,计数器初始化为线程的数量,每个线程完成任务后调用countDown
方法将计数器减一,当计数器为零时,等待的线程可以继续执行。常用于多个线程完成各自任务后,再进行汇总或下一步操作的场景。CyclicBarrier
:让一组线程互相等待,直到所有线程都到达某个屏障点后,再一起继续执行。与CountDownLatch
不同的是,CyclicBarrier
可以重复使用,当所有线程都通过屏障后,计数器会重置,可以再次用于下一轮的等待。适用于多个线程需要协同工作,在某个阶段完成后再一起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场景。Semaphore
:信号量,用于控制同时访问某个资源的线程数量。它维护了一个许可计数器,线程在访问资源前需要获取许可,如果有可用许可,则获取成功并将许可计数器减一,否则线程需要等待,直到有其他线程释放许可。常用于控制对有限资源的访问,如数据库连接池、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等。
- Future 和 Callable:Callable 是一个类似于
Runnable
的接口,但它可以返回结果,并且可以抛出异常。Future 用于表示一个异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通过它来获取Callable
任务的执行结果或取消任务。
原子类:
AtomicInteger
:原子整数类,提供了对整数类型的原子操作,如自增、自减、比较并交换等。通过硬件级别的原子指令来保证操作的原子性和线程安全性,避免了使用锁带来的性能开销,在多线程环境下对整数进行计数、状态标记等操作非常方便。AtomicReference
:原子引用类,用于对对象引用进行原子操作。可以保证在多线程环境下,对对象的更新操作是原子性的,即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常用于实现无锁数据结构或需要对对象进行原子更新的场景。
怎么保证多线程安全?
1.synchronized 2. volatile 3. ReentrantLock 4.原子类 5.ThreadLocal 6. 并发集合 7.JUC工具类
- 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来同步代码块或方法,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这些代码。对象锁是通过synchronized
关键字锁定对象的监视器(monitor)来实现的。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omeMethod() { /* ... */ }public void anotherMethod() {synchronized (someObject) {/* ... */}
}
- volatile关键字:
volatile
关键字用于变量,确保所有线程看到的是该变量的最新值,而不是可能存储在本地寄存器中的副本。
public volatile int sharedVariable;
- Lock接口和ReentrantLock类: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接口提供了比synchronized
更强大的锁定机制,ReentrantLock
是一个实现该接口的例子,提供了更灵活的锁管理和更高的性能。可重入的互斥锁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public void someMethod() {lock.lock();try {/* ... */} finally {lock.unlock();}
}
- 原子类:Java并发库(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
)提供了原子类,如AtomicInteger
、AtomicLong
等,这些类提供了原子操作,可以用于更新基本类型的变量而无需额外的同步。
示例:
AtomicInteger counter = new AtomicInteger(0);int newValue = counter.incrementAndGet();
- 线程局部变量:
ThreadLocal
类可以为每个线程提供独立的变量副本,这样每个线程都拥有自己的变量,消除了竞争条件。
ThreadLocal<Integer> threadLocalVar = new ThreadLocal<>();threadLocalVar.set(10);
int value = threadLocalVar.get();
- 并发集合:使用
java.util.concurrent
包中的线程安全集合,如ConcurrentHashMap
、ConcurrentLinkedQueue
等,这些集合内部已经实现了线程安全的逻辑。 - JUC工具类: 使用
java.util.concurrent
包中的一些工具类可以用于控制线程间的同步和协作。例如:Semaphore
和CyclicBarrier
等。
Java中有哪些常用的锁,在什么场景下使用?
Java中的锁是用于管理多线程并发访问共享资源的关键机制。锁可以确保在任意给定时间内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特定的资源,从而避免数据竞争和不一致性。Java提供了多种锁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内置锁(synchronized):Java中的
synchronized
关键字是内置锁机制的基础,可以用于方法或代码块。当一个线程进入synchronized
代码块或方法时,它会获取关联对象的锁;当线程离开该代码块或方法时,锁会被释放。如果其他线程尝试获取同一个对象的锁,它们将被阻塞,直到锁被释放。其中,syncronized加锁时有无锁、偏向锁、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几个级别。偏向锁用于当一个线程进入同步块时,如果没有任何其他线程竞争,就会使用偏向锁,以减少锁的开销。轻量级锁使用线程栈上的数据结构,避免了操作系统级别的锁。重量级锁则涉及操作系统级的互斥锁。 - ReentrantLock: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是一个显式的锁类,提供了比synchronized
更高级的功能,如可中断的锁等待、定时锁等待、公平锁选项等。ReentrantLock
使用lock()
和unlock()
方法来获取和释放锁。其中,公平锁按照线程请求锁的顺序来分配锁,保证了锁分配的公平性,但可能增加锁的等待时间。非公平锁不保证锁分配的顺序,可以减少锁的竞争,提高性能,但可能造成某些线程的饥饿。
- 读写锁(ReadWriteLock):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adWriteLock
接口定义了一种锁,允许多个读取者同时访问共享资源,但只允许一个写入者。读写锁通常用于读取远多于写入的情况,以提高并发性。 - 乐观锁和悲观锁:悲观锁(Pessimistic Locking)通常指在访问数据前就锁定资源,假设最坏的情况,即数据很可能被其他线程修改。
synchronized
和ReentrantLock
都是悲观锁的例子。乐观锁(Optimistic Locking)通常不锁定资源,而是在更新数据时检查数据是否已被其他线程修改。乐观锁常使用版本号或时间戳来实现。 - 自旋锁:自旋锁是一种锁机制,线程在等待锁时会持续循环检查锁是否可用,而不是放弃CPU并阻塞。通常可以使用CAS来实现。这在锁等待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性能,但过度自旋会浪费CPU资源。
怎么在实践中用锁的?
Java提供了多种锁的实现,包括synchronized
关键字、java.util.concurrent.locks
包下的Lock
接口及其具体实现如ReentrantLock
、ReadWriteLock
等。
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关键字可以用于方法或代码块,它是Java中最早的锁实现,使用起来非常简单。
示例:synchronized方法
public class Counter {private int count = 0;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increment() {count++;}public synchronized int getCount() {return count;}
}
- 使用
Lock
接口
Lock
接口提供了比synchronized
更灵活的锁操作,包括尝试锁、可中断锁、定时锁等。ReentrantLock
是Lock
接口的一个实现。
示例:使用Reentrant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public class Counter {private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private int count = 0;public void increment() {lock.lock();try {count++;} finally {lock.unlock();}}
}
- 使用
ReadWriteLock
ReadWriteLock
接口提供了一种读写锁的实现,允许多个读操作同时进行,但写操作是独占的。
示例:使用ReadWrite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adWrite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ReadWriteLock;public class Cache {private ReadWriteLock lock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private Lock readLock = lock.readLock();private Lock writeLock = lock.writeLock();private Object data;public Object readData() {readLock.lock();try {return data;} finally {readLock.unlock();}}public void writeData(Object newData) {writeLock.lock();try {data = newData;} finally {writeLock.unlock();}}
}
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及其应用场景?
synchronized 工作原理
synchronized是Java提供的原子性内置锁,这种内置的并且使用者看不到的锁也被称为监视器锁
(minitorenter monitorexit),
使用synchronized之后,会在编译之后在同步的代码块前后加上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字节码指令,他依赖操作系统底层互斥锁实现。他的作用主要就是实现原子性操作和解决共享变量的内存可见性问题。
执行monitorenter指令时会尝试获取对象锁,如果对象没有被锁定或者已经获得了锁,锁的计数器+1。此时其他竞争锁的线程则会进入等待队列中。执行monitorexit指令时则会把计数器-1,当计数器值为0时,则锁释放,处于等待队列中的线程再继续竞争锁。
synchronized是排它锁,当一个线程获得锁之后,其他线程必须等待该线程释放锁后才能获得锁,而且由于Java中的线程和操作系统原生线程是一一对应的,线程被阻塞或者唤醒时时会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
从内存语义来说,加锁的过程会清除工作内存中的共享变量,再从主内存读取,而释放锁的过程则是将工作内存中的共享变量写回主内存。
如果再深入到源码来说,synchronized实际上有两个队列waitSet和entryList。
- 当多个线程进入同步代码块时,首先进入entryList
- 有一个线程获取到monitor锁后,就赋值给当前线程,并且计数器+1
- 如果线程调用wait方法,将释放锁,当前线程置为null,计数器-1,同时进入waitSet等待被唤醒,调用notify或者notifyAll之后又会进入entryList竞争锁
- 如果线程执行完毕,同样释放锁,计数器-1,当前线程置为null
reentrantlock工作原理
ReentrantLock 的底层实现主要依赖于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这个抽象类。AQS 是一个提供了基本同步机制的框架,其中包括了队列、状态值等。
ReentrantLock 在 AQS 的基础上通过内部类 Sync 来实现具体的锁操作。不同的 Sync 子类实现了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的不同逻辑:
- 可中断性: ReentrantLock 实现了可中断性,这意味着线程在等待锁的过程中,可以被其他线程中断而提前结束等待。在底层,ReentrantLock 使用了与 LockSupport.park() 和 LockSupport.unpark() 相关的机制来实现可中断性。
- 设置超时时间: ReentrantLock 支持在尝试获取锁时设置超时时间,即等待一定时间后如果还未获得锁,则放弃锁的获取。这是通过内部的 tryAcquireNanos 方法来实现的。
- 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在直接创建 ReentrantLock 对象时,默认情况下是非公平锁。公平锁是按照线程等待的顺序来获取锁,而非公平锁则允许多个线程在同一时刻竞争锁,不考虑它们申请锁的顺序。公平锁可以通过在创建 ReentrantLock 时传入 true 来设置,例如:
ReentrantLock fairLock = new ReentrantLock(true);
- 多个条件变量: ReentrantLock 支持多个条件变量,每个条件变量可以与一个 ReentrantLock 关联。这使得线程可以更灵活地进行等待和唤醒操作,而不仅仅是基于对象监视器的 wait() 和 notify()。多个条件变量的实现依赖于 Condition 接口,例如: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Condition condition = lock.newCondition();
// 使用下面方法进行等待和唤醒
condition.await();
condition.signal();
- 可重入性: ReentrantLock 支持可重入性,即同一个线程可以多次获得同一把锁,而不会造成死锁。这是通过内部的 holdCount 计数来实现的。当一个线程多次获取锁时,holdCount 递增,释放锁时递减,只有当 holdCount 为零时,其他线程才有机会获取锁。
应用场景的区别
synchronized:
- 简单同步需求: 当你需要对代码块或方法进行简单的同步控制时,
synchronized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使用起来简单,不需要额外的资源管理,因为锁会在方法退出或代码块执行完毕后自动释放。 - 代码块同步: 如果你想对特定代码段进行同步,而不是整个方法,可以使用
synchronized
代码块。这可以让你更精细地控制同步的范围,从而减少锁的持有时间,提高并发性能。 - 内置锁的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使用对象的内置锁(也称为监视器锁),这在需要使用对象作为锁对象的情况下很有用,尤其是在对象状态与锁保护的代码紧密相关时。
ReentrantLock:
- 高级锁功能需求:
ReentrantLock
提供了synchronized
所不具备的高级功能,如公平锁、响应中断、定时锁尝试、以及多个条件变量。当你需要这些功能时,ReentrantLock
是更好的选择。 - 性能优化: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
ReentrantLock
可以提供比synchronized
更好的性能,因为它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控制,如尝试锁定和定时锁定,可以减少线程阻塞的可能性。 - 复杂同步结构: 当你需要更复杂的同步结构,如需要多个条件变量来协调线程之间的通信时,
ReentrantLock
及其配套的Condition
对象可以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综上,synchronized
适用于简单同步需求和不需要额外锁功能的场景,而ReentrantLock
适用于需要更高级锁功能、性能优化或复杂同步逻辑的情况。
介绍一下AQS
AQS全称为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是Java中的一个抽象类。 AQS是一个用于构建锁、同步器、协作工具类的工具类(框架)。
AQS核心思想是,如果被请求的共享资源空闲,那么就将当前请求资源的线程设置为有效的工作线程,将共享资源设置为锁定状态;如果共享资源被占用,就需要一定的阻塞等待唤醒机制来保证锁分配。这个机制主要用的是CLH队列的变体实现的,将暂时获取不到锁的线程加入到队列中。
CLH:Craig、Landin and Hagersten队列,是单向链表,AQS中的队列是CLH变体的虚拟双向队列(FIFO),AQS是通过将每条请求共享资源的线程封装成一个节点来实现锁的分配。
主要原理图如下:
AQS使用一个Volatile的int类型的成员变量来表示同步状态,通过内置的FIFO队列来完成资源获取的排队工作,通过CAS完成对State值的修改。
AQS广泛用于控制并发流程的类,如下图:
其中Sync
是这些类中都有的内部类,其结构如下:
可以看到:Sync
是AQS
的实现。 AQS
主要完成的任务:
- 同步状态(比如说计数器)的原子性管理;
- 线程的阻塞和解除阻塞;
- 队列的管理。
AQS原理
AQS最核心的就是三大部分:
- 状态:state;
- 控制线程抢锁和配合的FIFO队列(双向链表);
- 期望协作工具类去实现的获取/释放等重要方法(重写)。
状态state
- 这里state的具体含义,会根据具体实现类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在Semapore里,他表示剩余许可证的数量;在CountDownLatch里,它表示还需要倒数的数量;在ReentrantLock中,state用来表示“锁”的占有情况,包括可重入计数,当state的值为0的时候,标识该Lock不被任何线程所占有。
- state是volatile修饰的,并被并发修改,所以修改state的方法都需要保证线程安全,比如getState、setState以及compareAndSetState操作来读取和更新这个状态。这些方法都依赖于unsafe类。
FIFO队列
- 这个队列用来存放“等待的线程,AQS就是“排队管理器”,当多个线程争用同一把锁时,必须有排队机制将那些没能拿到锁的线程串在一起。当锁释放时,锁管理器就会挑选一个合适的线程来占有这个刚刚释放的锁。
- AQS会维护一个等待的线程队列,把线程都放到这个队列里,这个队列是双向链表形式。
实现获取/释放等方法
- 这里的获取和释放方法,是利用AQS的协作工具类里最重要的方法,是由协作类自己去实现的,并且含义各不相同;
- 获取方法:获取操作会以来state变量,经常会阻塞(比如获取不到锁的时候)。在Semaphore中,获取就是acquire方法,作用是获取一个许可证; 而在CountDownLatch里面,获取就是await方法,作用是等待,直到倒数结束;
信号量 acquire release CountDownLatch await countdown
CAS 和 AQS 有什么关系?
CAS 和 AQS 两者的区别:
CAS 和 AQS 两者的联系:
- 释放方法:在Semaphore中,释放就是release方法,作用是释放一个许可证; 在CountDownLatch里面,获取就是countDown方法,作用是将倒数的数减一;
- 需要每个实现类重写tryAcquire和tryRelease等方法。
- CAS 是一种乐观锁机制,它在并发编程中用于实现无锁(lock-free)算法。CAS 操作在硬件层面由多数现代处理器直接支持,这使得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实现线程之间的同步。它包含三个操作数:内存位置(V)、预期值(A)和新值(B)。CAS 操作的逻辑是,如果内存位置 V 的值等于预期值 A,则将其更新为新值 B,说明在读取内存位置 V 的值之后,该值已经被其他线程修改,则不做任何操作。整个过程是原子性的,
- AQS 是一个用于构建锁和同步器的框架,许多同步器如
ReentrantLock
、Semaphore
、CountDownLatch
等都是基于 AQS 构建的。AQS 使用一个volatile
的整数变量state
来表示同步状态,通过内置的FIFO
队列来管理等待线程。它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操作,如acquire
(获取资源)和release
(释放资源),这些操作会修改state
的值,并根据state
的值来判断线程是否可以获取或释放资源。AQS 的acquire
操作通常会先尝试获取资源,如果失败,线程将被添加到等待队列中,并阻塞等待。release
操作会释放资源,并唤醒等待队列中的线程。 - CAS 为 AQS 提供原子操作支持:AQS 内部使用 CAS 操作来更新
state
变量,以实现线程安全的状态修改。在acquire
操作中,当线程尝试获取资源时,会使用 CAS 操作尝试将state
从一个值更新为另一个值,如果更新失败,说明资源已被占用,线程会进入等待队列。在release
操作中,当线程释放资源时,也会使用 CAS 操作将state
恢复到相应的值,以保证状态更新的原子性。
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区别?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 都是 Java 中提供的可重入锁:
- 用法不同:synchronized 可用来修饰方法代码块,而 ReentrantLock 只能用在代码块上。
- 获取锁和释放锁方式不同:synchronized 会自动加锁和释放锁,当进入 synchronized 修饰的代码块之后会自动加锁,当离开 synchronized 的代码段之后会自动释放锁。而 ReentrantLock 需要手动加锁和释放锁
- 锁类型不同:synchronized 属于非公平锁,而 ReentrantLock 既可以是公平锁也可以是非公平锁。
- 响应中断不同:ReentrantLock 可以响应中断,解决死锁的问题,而 synchronized 不能响应中断。
- 底层实现不同:synchronized 是 JVM 层面通过监视器实现的,而 ReentrantLock 是基于 AQS 实现的。
synchronized 支持重入吗?如何实现的?
synchronized是基于原子性的内部锁机制,是可重入的,因此在一个线程调用synchronized方法的同时在其方法体内部调用该对象另一个synchronized方法,也就是说一个线程得到一个对象锁后再次请求该对象锁,是允许的,这就是synchronized的可重入性。
synchronized底层是利用计算机系统mutex Lock实现的。每一个可重入锁都会关联一个线程ID和一个锁状态status。
当一个线程请求方法时,会去检查锁状态。
- 如果锁状态是0,代表该锁没有被占用,使用CAS操作获取锁,将线程ID替换成自己的线程ID。
- 如果锁状态不是0,代表有线程在访问该方法。此时,如果线程ID是自己的线程ID,如果是可重入锁,会将status自增1,然后获取到该锁,进而执行相应的方法;如果是非重入锁,就会进入阻塞队列等待。
在释放锁时,
- 如果是可重入锁的,每一次退出方法,就会将status减1,直至status的值为0,最后释放该锁。
- 如果非可重入锁的,线程退出方法,直接就会释放该锁。
syncronized锁升级的过程讲一下
具体的锁升级的过程是:无锁->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 无锁:这是没有开启偏向锁的时候的状态,在JDK1.6之后偏向锁的默认开启的,但是有一个偏向延迟,需要在JVM启动之后的多少秒之后才能开启,这个可以通过JVM参数进行设置,同时是否开启偏向锁也可以通过JVM参数设置。
- 偏向锁:这个是在偏向锁开启之后的锁的状态,没有竞争的时候就在偏向锁状态,如果这时有另一个线程想要竞争锁,只需要拿线程ID跟MarkWord当中存储的线程ID进行比较,如果线程ID相同则直接获取锁(相当于锁偏向于这个线程),不需要进行CAS操作和将线程挂起的操作。
- 轻量级锁:在这个状态下线程主要是通过CAS操作实现的。将对象的MarkWord存储到线程的虚拟机栈上,然后通过CAS将对象的MarkWord的内容设置为指向Displaced Mark Word的指针,如果设置成功则获取锁。如果失败表示有其他线程在获取锁,那么就需要在释放锁之后将被挂起的线程唤醒。
- 重量级锁:当自旋失败 竞争比较激烈的时候轻量级锁就会升级为重量级锁,因为CAS如果没有成功的话始终都在自旋,进行while循环操作,这是非常消耗CPU的,但是在升级为重量级锁之后,线程会被操作系统调度然后挂起,这可以节约CPU资源。
JVM对Synchornized的优化?
synchronized 核心优化方案主要包含以下 4 个:
- 锁膨胀:synchronized 从无锁升级到偏向锁,再到轻量级锁,最后到重量级锁的过程,它叫做锁膨胀也叫做锁升级。JDK 1.6 之前,synchronized 是重量级锁,也就是说 synchronized 在释放和获取锁时都会从用户态转换成内核态,而转换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但有了锁膨胀机制之后,synchronized 的状态就多了无锁、偏向锁以及轻量级锁了,这时候在进行并发操作时,大部分的场景都不需要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换了,这样就大幅的提升了 synchronized 的性能。
- 锁消除: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JVM 虚拟机如果检测不到某段代码被共享和竞争的可能性,就会将这段代码所属的同步锁消除掉,从而到底提高程序性能的目的。
- 锁粗化:将多个连续的加锁、解锁操作连接在一起,扩展成一个范围更大的锁。
Threadlocal作用,原理,具体里面存的key value是啥,会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ThreadLocal
是Java中用于解决线程安全问题的一种机制,它允许创建线程局部变量,即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独立的变量副本,从而避免了线程间的资源共享和同步问题。
从内存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
- Thread类中,有个ThreadLocal.ThreadLocalMap 的成员变量。
- ThreadLocalMap内部维护了Entry数组,每个Entry代表一个完整的对象,key是ThreadLocal本身,value是ThreadLocal的泛型对象值。
ThreadLocal的作用
- 线程隔离:
ThreadLocal
为每个线程提供了独立的变量副本,这意味着线程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可以安全地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这些变量而不必担心数据竞争或同步问题。 - 降低耦合度:在同一个线程内的多个函数或组件之间,使用
ThreadLocal
可以减少参数的传递,降低代码之间的耦合度,使代码更加清晰和模块化。 - 性能优势:由于
ThreadLocal
避免了线程间的同步开销,所以在大量线程并发执行时,相比传统的锁机制,它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ThreadLocal的原理
ThreadLocal
的实现依赖于Thread
类中的一个ThreadLocalMap
字段,这是一个存储ThreadLocal
变量本身和对应值的映射。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ThreadLocalMap
实例,用于存储该线程所持有的所有ThreadLocal
变量的值。
当你创建一个ThreadLocal
变量时,它实际上就是一个ThreadLocal
对象的实例。每个ThreadLocal
对象都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值,这个值对每个线程来说是独立的。
-
当调用
ThreadLocal
的get()
方法时,ThreadLocal
会检查当前线程的ThreadLocalMap
中是否有与之关联的值。 -
如果有,返回该值;
-
如果没有,会调用
initialValue()
方法(如果重写了的话)来初始化该值,然后将其放入ThreadLocalMap
中并返回。 -
当调用
set()
方法时,ThreadLocal
会将给定的值与当前线程关联起来,即在当前线程的ThreadLocalMap
中存储一个键值对,键是ThreadLocal
对象自身,值是传入的值。 -
当调用
remove()
方法时,会从当前线程的ThreadLocalMap
中移除与该ThreadLocal
对象关联的条目。
可能存在的问题
当一个线程结束时,其ThreadLocalMap
也会随之销毁,但是ThreadLocal
对象本身不会立即被垃圾回收,直到没有其他引用指向它为止。
因此,在使用ThreadLocal
时需要注意,如果不显式调用remove()
方法,或者线程结束时未正确清理ThreadLocal
变量,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因为ThreadLocalMap
会持续持有ThreadLocal
变量的引用,即使这些变量不再被其他地方引用。
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在使用完ThreadLocal
变量后调用remove()
方法释放资源。
CAS 有什么缺点?
CAS 是一种乐观锁机制,它在并发编程中用于实现无锁(lock-free)算法。CAS 操作在硬件层面由多数现代处理器直接支持,这使得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实现线程之间的同步。它包含三个操作数:内存位置(V)、预期值(A)和新值(B)。CAS 操作的逻辑是,如果内存位置 V 的值等于预期值 A,则将其更新为新值 B,说明在读取内存位置 V 的值之后,该值已经被其他线程修改,则不做任何操作。整个过程是原子性的,
ABA问题:ABA的问题指的是在CAS更新的过程中,当读取到的值是A,然后准备赋值的时候仍然是A,但是实际上有可能A的值被改成了B,然后又被改回了A,
线程1设置X=A,线程2设置X=B,又改回来X=A
加入了预期标志和更新后标志两个字段,更新时不光检查值,还要检查当前的标志是否等于预期标志,全部相等的话才会更新。
循环时间长开销大:自旋CAS的方式如果长时间不成功,会给CPU带来很大的开销。
只能保证一个共享变量的原子操作:只对一个共享变量操作可以保证原子性,但是多个则不行,多个可以通过AtomicReference来处理或者使用锁synchronized实现。
voliatle关键字有什么作用?
volatite作用有 2 个:
-
保证变量对所有线程的可见性。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为volatile时,它会保证对这个变量的写操作会立即刷新到主存中,而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会直接从主存中读取,从而确保了多线程环境下对该变量访问的可见性。这意味着一个线程修改了volatile变量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刻看到这个修改,不会受到各自线程工作内存的影响。
-
禁止指令重排序优化。volatile关键字在Java中主要通过内存屏障来禁止特定类型的指令重排序。
-
1)写-写(Write-Write)屏障:在对volatile变量执行写操作之前,会插入一个写屏障。这确保了在该变量写操作之前的所有普通写操作都已完成,防止了这些写操作被移到volatile写操作之后。
-
2)读-写(Read-Write)屏障:在对volatile变量执行读操作之后,会插入一个读屏障。它确保了对volatile变量的读操作之后的所有普通读操作都不会被提前到volatile读之前执行,保证了读取到的数据是最新的。
-
3)写-读(Write-Read)屏障: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屏障,它发生在volatile写之后和volatile读之前。这个屏障确保了volatile写操作之前的所有内存操作都不会被重排序到volatile读之后,同时也确保了volatile读操作之后的所有内存操作都不会被重排序到volatile写之前。
-
-
指令重排序的原理是什么?
在执行程序时,为了提高性能,处理器和编译器常常会对指令进行重排序,但是重排序要满足下面 2 个条件才能进行:
- 在单线程环境下不能改变程序运行的结果
- 存在数据依赖关系的不允许重排序。
所以重排序不会对单线程有影响,只会破坏多线程的执行语义。
我们看这个例子,A和C之间存在数据依赖关系,同时B和C之间也存在数据依赖关系。因此在最终执行的指令序列中,C不能被重排序到A和B的前面,如果C排到A和B的前面,那么程序的结果将会被改变。但A和B之间没有数据依赖关系,编译器和处理器可以重排序A和B之间的执行顺序。
volatile可以保证线程安全吗?
volatile关键字可以保证可见性,但不能保证原子性,因此不能完全保证线程安全。volatile关键字用于修饰变量,当一个线程修改了volatile修饰的变量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即看到最新的值,从而避免了线程之间的数据不一致。
但是,volatile并不能解决多线程并发下的复合操作问题,比如i++这种操作不是原子操作,如果多个线程同时对i进行自增操作,volatile不能保证线程安全。对于复合操作,需要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或者Lock来保证原子性和线程安全。
线程安全:1.volatile + synchronized 2. synchronized
volatile和sychronized比较?
Synchronized解决了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时可能出现的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保证了线程安全性。Volatile解决了变量在多线程环境下的可见性和有序性问题,确保了变量的修改对其他线程是可见的。
- 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是一种排他性的同步机制,保证了多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时的互斥性,即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通过对代码块或方法添加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实现同步。
- Volatile: Volatile是一种轻量级的同步机制,用来保证变量的可见性和禁止指令重排序。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为Volatile时,线程在读取该变量时会直接从主内存中读取,而不会使用缓存,同时对该变量的写操作会立即刷回主内存,而不是缓存在本地内存中。
什么是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 公平锁: 指多个线程按照申请锁的顺序来获取锁,线程直接进入队列中排队并休眠,当某线程用完锁之后,会去唤醒等待队列中队首的线程尝试去获取锁,锁的使用顺序也就是队列中的先后顺序,
- 在整个过程中,线程会从运行状态切换到休眠状态,再从休眠状态恢复成运行状态,但线程每次休眠和恢复都需要从用户态转换成内核态,而这个状态的转换是比较慢的,所以公平锁的执行速度会比较慢。每个线程等待一段时间后,都有执行的机会,
- 而它的缺点就在于整体执行速度更慢,吞吐量更小。
- 非公平锁:线程获取锁时,会先通过 CAS 尝试获取锁,如果获取成功就直接拥有锁,如果获取锁失败才会进入等待队列,等待下次尝试获取锁。
- 获取锁不用遵循先到先得的规则,从而避免了线程休眠和恢复的操作,这样就加速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 非公平锁的优势就在于整体执行速度更快,吞吐量更大,但同时也可能产生线程饥饿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一直有线程插队,那么在等待队列中的线程可能长时间得不到运行。
ReentrantLock是怎么实现公平锁的?
我们来看一下公平锁与非公平锁的加锁方法的源码。公平锁的锁获取源码如下: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int c = getState();if (c == 0) {if (!hasQueuedPredecessors() && //这里判断了 hasQueuedPredecessors()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return true;}} 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int nextc = c + acquires;if (nextc < 0)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setState(nextc);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非公平锁的锁获取源码如下:
final boolean nonfairTryAcquire(int acquires)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int c = getState();if (c == 0) {if (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 //这里没有判断 hasQueuedPredecessors()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return true;}}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int nextc = c + acquires;if (nextc < 0) // overflow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setState(nextc);return true;}return false;}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公平锁与非公平锁的 lock() 方法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公平锁在获取锁时多了一个限制条件:hasQueuedPredecessors() 这个方法就是判断在等待队列中是否已经有线程在排队了。
这也就是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的核心区别,如果是公平锁,那么一旦已经有线程在排队了,当前线程就不再尝试获取锁;对于非公平锁而言,无论是否已经有线程在排队,都会尝试获取一下锁,获取不到的话,再去排队。这里有一个特例需要我们注意,针对 tryLock() 方法,不公平原则。
例如,当有线程执行 tryLock() 方法的时候,一旦有线程释放了锁,那么这个正在 tryLock 的线程就能获取到锁,即使设置的是公平锁模式,即使在它之前已经有其他正在等待队列中等待的线程,简单地说就是 tryLock 可以插队。
看它的源码就会发现:
public boolean tryLock() {return sync.nonfairTryAcquire(1);}
这里调用的就是 nonfairTryAcquire(),表明了是不公平的,和锁本身是否是公平锁无关。综上所述,公平锁就是会按照多个线程申请锁的顺序来获取锁,从而实现公平的特性。
非公平锁加锁时不考虑排队等待情况,直接尝试获取锁,所以存在后申请却先获得锁的情况,但由此也提高了整体的效率。
线程池
介绍一下线程池的工作原理
线程池是为了减少频繁的创建线程和销毁线程带来的性能损耗,线程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线程池分为核心线程池,等待任务的队列和线程池的最大容量,提交一个任务,如果核心线程没有满,就创建一个线程,如果满了,就是会加入等待队列,如果等待队列满了,就会增加线程,如果达到最大线程数量,如果都达到最大线程数量,就会按照一些丢弃的策略进行处理。
任务执行流程如下:
提交任务 → 核心线程是否已满?├─ 未满 → 创建核心线程执行└─ 已满 → 任务入队├─ 队列未满 → 等待执行└─ 队列已满 → 创建非核心线程├─ 未达最大线程数 → 执行任务└─ 已达最大线程数 → 执行拒绝策略
# 线程池的参数有哪些?
线程池的构造函数有7个参数:
- corePoolSize:线程池核心线程数量。默认情况下,线程池中线程的数量如果 <= corePoolSize,那么即使这些线程处于空闲状态,那也不会被销毁。
- maximumPoolSize:线程池中最多可容纳的线程数量。当一个新任务交给线程池,如果此时线程池中有空闲的线程,就会直接执行,如果没有空闲的线程且当前线程池的线程数量小于corePoolSize,就会创建新的线程来执行任务,否则就会将该任务加入到阻塞队列中,如果阻塞队列满了,就会创建一个新线程,从阻塞队列头部取出一个任务来执行,并将新任务加入到阻塞队列末尾。如果当前线程池中线程的数量等于maximumPoolSize,就不会创建新线程,就会去执行拒绝策略。
- keepAliveTime:当线程池中线程的数量大于corePoolSize,并且某个线程的空闲时间超过了keepAliveTime,那么这个线程就会被销毁。
- unit:就是keepAliveTime时间的单位。
- workQueue:阻塞队列。当没有空闲的线程执行新任务时,该任务就会被放入工作队列中,等待执行。
- 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可以用来给线程取名字等等
- handler:拒绝策略。当一个新任务交给线程池,如果此时线程池中有空闲的线程,就会直接执行,如果没有空闲的线程,就会将该任务加入到阻塞队列中,如果阻塞队列满了,就会创建一个新线程,从阻塞队列头部取出一个任务来执行,并将新任务加入到阻塞队列末尾。如果当前线程池中线程的数量等于maximumPoolSize,就不会创建新线程,就会去执行拒绝策略
线程池工作队列满了有哪些拒接策略?
当线程池的任务队列满了之后,线程池会执行指定的拒绝策略来应对,常用的四种拒绝策略包括:CallerRunsPolicy、AbortPolicy、DiscardPolicy、DiscardOldestPolicy,此外,还可以通过实现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来自定义拒绝策略。
四种预置的拒绝策略:1.使用调用者线程去整形2.抛异常3.静默4.抛弃最老的
- CallerRunsPolicy,使用线程池的调用者所在的线程去执行被拒绝的任务,除非线程池被停止或者线程池的任务队列已有空缺。
- AbortPolicy,直接抛出一个任务被线程池拒绝的异常。
- DiscardPolicy,不做任何处理,静默拒绝提交的任务。
- DiscardOldestPolicy,抛弃最老的任务,然后执行该任务。
- 自定义拒绝策略,通过实现接口可以自定义任务拒绝策略。
有线程池参数设置的经验吗?
核心线程数(corePoolSize)设置的经验:
- CPU密集型:corePoolSize = CPU核数 + 1(避免过多线程竞争CPU)
- IO密集型:corePoolSize = CPU核数 x 2(或更高,具体看IO等待时间)
线程池种类有哪些?
1.scheduled 2.fixed 3.cached 4. single 5.single scheduled
- ScheduledThreadPool:可以设置定期的执行任务,它支持定时或周期性执行任务,比如每隔 10 秒钟执行一次任务,我通过这个实现类设置定期执行任务的策略。
- FixedThreadPool:它的核心线程数和最大线程数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把它看作是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它的特点是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除了初始阶段需要从 0 开始增加外,之后的线程数量就是固定的,就算任务数超过线程数,线程池也不会再创建更多的线程来处理任务,而是会把超出线程处理能力的任务放到任务队列中进行等待。而且就算任务队列满了,到了本该继续增加线程数的时候,由于它的最大线程数和核心线程数是一样的,所以也无法再增加新的线程了。
- CachedThreadPool:可以称作可缓存线程池,它的特点在于线程数是几乎可以无限增加的(实际最大可以达到 Integer.MAX_VALUE,为 2^31-1,这个数非常大,所以基本不可能达到),而当线程闲置时还可以对线程进行回收。也就是说该线程池的线程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然它也有一个用于存储提交任务的队列,但这个队列是 SynchronousQueue,队列的容量为0,实际不存储任何任务,它只负责对任务进行中转和传递,所以效率比较高。
- SingleThreadExecutor:它会使用唯一的线程去执行任务,原理和 FixedThreadPool 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里线程只有一个,如果线程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发生异常,线程池也会重新创建一个线程来执行后续的任务。这种线程池由于只有一个线程,所以非常适合用于所有任务都需要按被提交的顺序依次执行的场景,而前几种线程池不一定能够保障任务的执行顺序等于被提交的顺序,因为它们是多线程并行执行的。
- SingleThreadScheduledExecutor:它实际和 ScheduledThreadPool 线程池非常相似,它只是 ScheduledThreadPool 的一个特例,内部只有一个线程。
线程池一般是怎么用的?
Java 中的 Executors 类定义了一些快捷的工具方法,来帮助我们快速创建线程池。,而应该手动 new ThreadPoolExecutor 来创建线程池。
所以,不建议使用 Executors 提供的两种快捷的线程池,原因如下:
-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场景、并发情况来评估线程池的几个核心参数,包括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线程回收策略、阻塞队列的类型,以及拒绝策略,确保线程池的工作行为符合需求,一般都需要设置有界的工作队列和可控的线程数。
- 任何时候,都应该为自定义线程池指定有意义的名称,以方便排查问题。当出现线程数量暴增、线程死锁、线程占用大量 CPU、线程执行出现异常等问题时,我们往往会抓取线程栈。此时,有意义的线程名称,就可以方便我们定位问题。
除了建议手动声明线程池以外,我还建议用一些监控手段来观察线程池的状态。线程池这个组件往往会表现得任劳任怨、默默无闻,除非是出现了拒绝策略,否则压力再大都不会抛出一个异常。如果我们能提前观察到线程池队列的积压,或者线程数量的快速膨胀,往往可以提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线程池中shutdown (),shutdownNow()这两个方法有什么作用?
- shutdown使用了以后会置状态为SHUTDOWN,正在执行的任务会继续执行下去,没有被执行的则中断。此时,则不能再往线程池中添加任何任务,否则将会抛出 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 异常
- 而 shutdownNow 试图停止所有正在执行的线程,不再处理还在池队列中等待的任务,当然,它会返回那些未执行的任务。 它试图终止线程的方法是通过调用 Thread.interrupt() 方法来实现的,但是这种方法的作用有限,如果线程中没有sleep 、wait、Condition、定时锁等应用, interrupt()方法是无法中断当前的线程的。所以,ShutdownNow()并不代表线程池就一定立即就能退出,它可能必须要等待所有正在执行的任务都执行完成了才能退出。
提交给线程池中的任务可以被撤回吗?
当向线程池提交任务时,会得到一个Future
对象。这个Future
对象提供了几种方法来管理任务的执行,包括取消任务。
取消任务的主要方法是Future
接口中的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
方法。这个方法尝试取消执行的任务。参数mayInterruptIfRunning
指示是否允许中断正在执行的任务。如果设置为true
,则表示如果任务已经开始执行,那么允许中断任务;如果设置为false
,任务已经开始执行则不会被中断。
单例模型既然已经用了synchronized,为什么还要在加volatile?
使用 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一起,可以创建一个既线程安全又能正确初始化的单例模式,避免了多线程环境下的各种潜在问题。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实现方式,尤其适用于高并发环境。
synchronized
关键字的作用用于确保在多线程环境下,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进入同步块(这里是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在创建单例对象时,通过 synchronized
保证了创建过程的线程安全性,避免多个线程同时创建多个单例对象。
volatile
确保了对象引用的可见性和创建过程的有序性,避免了由于指令重排序而导致的错误。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这行代码并不是一个原子操作,它实际上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 分配内存空间。
- 实例化对象。
- 将对象引用赋值给
instance
。
由于 Java 内存模型允许编译器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重排序,在没有 volatile
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重排序,例如先将对象引用赋值给 instance
,但对象的实例化操作尚未完成。
这样,其他线程在检查 instance == null
时,会认为单例已经创建,从而得到一个未完全初始化的对象,导致错误。
volatile
可以保证变量的可见性和禁止指令重排序。它确保对 instance
的修改对所有线程都是可见的,并且保证了上述三个步骤按顺序执行,避免了在单例创建过程中因指令重排序而导致的问题。
相关文章:
八股JAVA并发
多线程 线程的创建方式有哪些? 1.继承Thread类 2.实现Runnable接口 3.Callable接口FutureTask 4.线程池 1.继承Thread类 这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用户自定义类继承java.lang.Thread类,重写其run()方法,run()方法中定义了线程执行的具体任务。…...
#include <hello.h> 与 #include “hello.h“的区别
#include <hello.h> 和 #include "hello.h" 在C/C中用于包含头文件,但它们在搜索头文件时的行为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前者找不到头文件的情况。 ### 区别 1. **搜索路径不同** - #include "hello.h":编译器首先…...
PyPDF2简单介绍
PyPDF2 是一个开源的纯 Python 库,用于读取、操作和创建 PDF 文件。它最初是 PyPDF 的改进版,功能更丰富。 安装: bash pip install PyPDF2核心功能 1.合并 PDF 文件 python from PyPDF2 import PdfMergermerger PdfMerger() merger.appe…...
记录flutter编译项目遇到的问题
目录 1.更换flutter版本 2.解压到指定地址 3.在Android Studio配置 问题: Flutter assets will be downloaded from https://storage.flutter-io.cn. Make sure you trust this source! Resolving dependencies... The current Dart SDK version is 3.3.0. Because coach d…...
小米AX6000上安装tailscale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了如何解锁ax6000的ssh,以及必坑指南。 今天突发奇想,为了不让我的nas天天开着tailscale,所以我想让我的tailscale运行在路由器,这样完美实现穿透。 首先,通过ssh登录ax6000&#x…...
git使用经验(一)
git使用经验(一) 我之前已经下载了别人的代码,我想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并移动到自己的私有仓库,方便上传到自己的私有仓库自己进行版本控制 git clone下来别人的代码,删除有关git的隐藏文件 进入到自己的…...
C语言【文件操作】详解中
引言 介绍和文件操作中文件的顺序读写相关的函数 看这篇博文前,希望您先仔细看一下这篇博文,理解一下文件指针和流的概念:C语言【文件操作】详解上-CSDN博客文章浏览阅读606次,点赞26次,收藏4次。先整体认识一下文件是…...
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学习平台
项目介绍 平台采用B/S结构,后端采用主流的SpringBoot语言进行开发,前端采用主流的Vue.js进行开发。是一个综合的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有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类角色,各项功能根据不同角色分别设定。 整个平台包括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
鸿蒙生态开发
鸿蒙生态开发概述 鸿蒙生态是华为基于开源鸿蒙(OpenHarmony)构建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生态,旨在通过开放共享的模式连接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覆盖消费电子、工业物联网、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以下从定义与架构、核心技术…...
qt实现一个简单http服务器和客户端
一、功能简介 服务器: 登录功能、下载文件功能 客户端: 登录功能、下载文件功能、上传成绩功能 二、服务器代码 //HttpServer.h #ifndef HTTPSERVER_H #define HTTPSERVER_H#include <QMainWindow> #include <QTcpSocket> #include <QTc…...
深入理解Linux网络随笔(五):深度理解本机网络I/O
深入理解Linux网络随笔(五):深度理解本机网络I/O 文章目录 深入理解Linux网络随笔(五):深度理解本机网络I/O本机发送过程本机接收过程总结 分析本机网络I/O部分源码需要知道本机I/O是什么?扮演什…...
Debian12生产环境配置笔记
在 Debian 12 上进行生产环境配置的详细步骤,涵盖软件更新、基础软件安装、Docker 及 Redis 部署,以及 Nginx 配置多个虚拟主机等内容。所有命令均以 root 用户身份执行,无需添加 sudo 1. 更新软件 首先,确保系统上的所有软件包…...
工业物联网的范式革命:从“云边“ 到“边边” 协的技术跃迁
基于DIOS操作系统的去中心化重构 一、云边协同模式的局限性:技术瓶颈与成本困局 当前工业物联网主流的云边协同架构(Cloud-Edge Collaboration)已暴露出显著短板,其核心问题源于对中心云的过度依赖: 带宽资源挤占与…...
python学习笔记--实现简单的爬虫(二)
任务:爬取B站上最爱欢迎的编程课程 网址:编程-哔哩哔哩_bilibili 打开网页的代码模块,如下图: 标题均位于class_"bili-video-card__info--tit"的h3标签中,下面通过代码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URL中…...
【蓝桥杯速成】| 8.回溯算法
因为在进行背包问题的练习时,发现很多题目需要回溯,但本人作为小白当然是啥也不知道 那么就先来补充一下回溯算法的知识点,再进行练习 理论基础 回溯算法本质上是一种递归函数,是纯暴力搜索方法, 适合组合问题、排列…...
聚水潭商品信息集成MySQL的高效解决方案
聚水潭商品信息集成到MySQL的技术案例分享 在数据驱动的业务环境中,如何高效、准确地将聚水潭系统中的商品信息集成到MySQL数据库,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实际运行的方案——“聚水潭-商品信息查询-->BI崛起-商品信息表_copy”…...
【数学建模】多目标规划模型:原理、方法与应用
多目标规划模型:原理、方法与应用 文章目录 多目标规划模型:原理、方法与应用引言1. 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概念1.1 数学模型1.2 Pareto最优解/有效解1.3 满意解方法 2. 多目标规划的主要求解方法2.1 加权求和法2.2 ε-约束法2.3 理想点法2.4 优先级法&#x…...
基于Spring Boot的党员学习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LW+源码+讲解)
专注于大学生项目实战开发,讲解,毕业答疑辅导,欢迎高校老师/同行前辈交流合作✌。 技术范围:SpringBoot、Vue、SSM、HLMT、小程序、Jsp、PHP、Nodejs、Python、爬虫、数据可视化、安卓app、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等设计与开发。 主要内容:…...
Flink CDC 与 SeaTunnel CDC 简单对比
Flink CDC 与 SeaTunnel CDC 简单对比 CDC 技术概述 变更数据捕获(Change Data Capture,简称 CDC)是一种用于捕获数据库中数据变更的技术,能够实时识别、捕获并输出数据库中的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CDC 技术在现代数据架构中扮…...
ARM 汇编基础
ARM 汇编是嵌入式开发、操作系统底层编程和性能优化的核心技能之一。以下是一份系统的 ARM 汇编指令教学指南,涵盖基础语法、核心指令、编程模式和实用示例。 1. ARM 汇编基础 1.1 寄存器 ARM 架构(32位)包含 16 个通用寄存器&…...
【嵌入式狂刷100题】- 1基础知识部分
准备新开专栏【嵌入式狂刷100题】😶🌫️😶🌫️🤧加油!!!,内容包括 基础知识部分操作系统部分处理器架构部分外设驱动部分通信协议部分存储器管理部分硬件设计部分多媒体部分调试故障排除部分编码开发部…...
【模板】计算几何入门
来源 计算几何基本模板(二维) 目录 基本设置点 向量 Point(Vector)点积(数量积、内积)向量积,叉积两点间距离向量的模单位向量两向量的夹角判断点在直线的哪边逆转角 线 直线表达式Line判断…...
PostgreSQL 数据库中导入大量数据
在 PostgreSQL 数据库中导入大量数据,可根据数据来源和格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式: 1. 使用 COPY 命令(适用于本地数据文件) COPY 命令是 PostgreSQL 内置的高效数据导入工具,适合处理本地的数据文件。 步骤 准备数据文件 确保你的数据文件格…...
DeepSeek和Kimi在Neo4j中的表现
以下是2个最近爆火的人工智能工具, DeepSeek:DeepSeek Kimi: Kimi - 会推理解析,能深度思考的AI助手 1、提示词: 你能帮我生成一个知识图谱吗,等一下我会给你一篇文章,帮我从内容中提取关键要素,然后以N…...
xQueueSendToBack的中文释义和裸机调用
如果不在 FreeRTOS 环境下运行,而是裸机环境中实现类似的功能,需要移除 xQueueSendToBack 的依赖,并直接调用 CAN 发送函数。以下是修改后的代码和实现思路: 1. FreeRTOS 中的 xQueueSendToBack 功能 作用:将消息发送…...
2025年- G24-Lc98-217.包含重复(使用hashSet解决)-java版
1.题目描述 2.思路 思路一: 我的想法是直接用集合来判断,如果集合的元素不能添加说明之前已经存在这个元素,也就是发现了重复元素,所以返回false。 补充一: Map、ArrayList的定义和声明 3.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
【树莓派驱动验证步骤】
终端操作和输出: 清理项目 adaraspberrypi:~/mt3502 $ make clean make -C /lib/modules/6.6.51rpt-rpi-v8/build M/home/ada/mt3502 clean make[1]: 进入目录“/usr/src/linux-headers-6.6.51rpt-rpi-v8”CLEAN /home/ada/mt3502/Module.symvers make[1]: 离开…...
百度SEO和必应SEO优化方法
如需SEO服务,可以搜索:深圳市信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搜索引擎生态格局:流量入口的重新洗牌 2025 年,中国 PC 端搜索引擎市场正经历戏剧性变革。StatCounter 数据显示,必应凭借 Edge 浏览器的预装优势与 ChatGPT …...
2025年3月AI搜索发展动态与趋势分析:从技术革新到生态重构
025年3月AI搜索发展动态与趋势分析:从技术革新到生态重构 一、行业动态:巨头布局与技术升级 谷歌推出“AI模式”,重新定义搜索体验 谷歌上线全新“AI模式”,集成多模态交互与实时数据能力,用户可通过文本、图片或语音…...
封闭图形个数
0封闭图形个数 - 蓝桥云课 小蓝对蓝桥王国的数字大小规则十分感兴趣。现在,他将给定你n个数a1, a2, ..., an,请你按照蓝桥王国的数字大小规则,将这n数从小到大排序,并输出排序后结果。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n࿰…...
VSCode 抽风之 两个conda环境同时在被激活
出现了神奇的(toolsZCH)(base) 提示符,如下图所示: 原因大概是:conda 环境的双重激活:可能是 conda 环境没有被正确清理或初始化,导致 base 和 toolsZCH 同时被激活。 解决办法就是 :conda deactivate 两次…...
Django 生产环境静态文件处理
python manage.py collectstatic 是 Django 提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命令,用于将项目中的静态文件收集到一个指定的目录中。这在部署 Django 项目时尤其重要,因为静态文件需要被 Web 服务器(如 Nginx 或 Apache)提供服务…...
语法: result=frexp(value, exp);
FREXP()是C语言里的内部函数,根据需要了解。 语法: resultfrexp(value, &exp); 参数: value是一个浮点数; exp是一个有符号的整型数; 返回值: 返回值result是一个浮点数,其有效范围是 0.5(含)到 1.0(不含&…...
ArcGIS Pro 制作风台路径图:从数据到可视化
一、引言 台风,作为自然界极具破坏力的气象现象之一,其路径的精准预测与直观呈现对于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在数字化时代,借助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如 ArcGIS Pro,我们能够高效地将…...
#pandas #python#数据标注 pd.crosstab()
题目: device_status.txt 存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收集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数 据中有以下内容: device_id:设备编号,字符串类型,长度为 8 status_time:状态时间,日期时间类型&…...
self Attention为何除以根号dk?(全新角度)
全网最独特解析:self Attention为何除根号dk? 一、假设条件:查询向量和键向量服从正态分布 假设查询向量 q i q_i qi和键向量 k j k_j kj的每个分量均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且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即:…...
SpringBoot @Scheduled注解详解
Scheduled 是 Spring Framework 中用于实现定时任务的核心注解,能够方便地配置方法在特定时间或周期执行。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启用定时任务 在 Spring Boot 中,需在配置类添加 EnableScheduling 注解以启用定时任务支持: Co…...
在大数据开发中spark是指什么?
hello宝子们...我们是艾斯视觉擅长ui设计和前端数字孪生、大数据、三维建模、三维动画10年经验!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您!如需帮助可以评论关注私信我们一起探讨!致敬感谢感恩!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据已成为驱动商业决策、科学研究和城市治理的核心燃料。面对…...
从点灯开始的51单片机生活
陵谷纷纭新事改,筑台土石未应迟。 目录 sfr与sbit?不靠定时器的delay_ms延时函数所谓寄存器 sfr与sbit? 这第一课咱们主要来先理解一下sfr与sbit,以下可能是咱们这些新手朋友常见的点灯代码: #include<regx52.h&g…...
AI大模型落地:昆仑技术的东方解法
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一举打破“算力封锁”的神话,标志着中国AI企业在AI大模型技术路径上取得彻底突破。 不过,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突破,固然大幅推动AI产业的整体发展,但算力基础设施能否跟上,也将决定未…...
Spring Boot 与 MyBatis Plus 整合 KWDB 实现 JDBC 数据访问
引言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 IDEA 中搭建一个使用 Maven 管理的 Spring Boot 应用项目工程,并结合在本地搭建的 KWDB 数据库(版本为:2.0.3)来演示 Spring Boot 与 MyBatis Plus 的集成,以及对 KWDB 数据库的数据操作…...
VSCode+arm-none-eabi-gcc交叉编译+CMake构建+OpenOCD(基于STM32的标准库/HAL库)
前言:什么是CMake? Answer:简而言之,CMake是Make的maker。 一、CMake的安装 进入CMake官网的下载地址Get the Software,根据系统安装对应的Binary distributions。 或者在CMake——国内镜像获取二进制镜像安装包。 …...
MarsCode AI实战:利用DeepSeek 快速搭建你的口语学习搭子
资料来源:火山引擎-开发者社区 成品抢先看! 自从MarsCode AI Chat模型全新升级,接入 Deepseek-R1、Deepseek-V3和豆包大模型1.5 三大模型,越来越多朋友注意到了AI编程能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可能,也开始跃跃欲试想要尝试从…...
导出的使用
一.导出的具体使用步骤 1.在web开发中,导出是很常见的一个功能,当我进行个人项目练习的时候,导出的时候无法控制列宽以及居中样式,后续发现导出插件无法进行修改,整个插件较为简便易懂的同时,对于EX的控制…...
【OCR】总结github上开源 OCR 工具:让文字识别更简单
前言 在数字化的时代,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成为了我们处理文档、图像文字信息的得力助手。它能够将图像中的文字信息转换为可编辑和可处理的文本数据,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开源…...
struts1+struts2项目兼容升级到了spring boot 2.7
原项目比较复杂,集成了各种框架(struts1 struts2 spring3等),趁工作之余练练手,学习一下springboot。大概花了一周时间才调通。 一、调整jar版本,寻找合适的版本。 第一步、首先原项目JDK6,要…...
Odoo 18 中的列表(list) 、表单(Form)、数据透视表、图表视图、看板视图、活动视图、日历视图等综合应用实例
Odoo 18 中的 视图应用实例 在 Odoo 中,视图是用户界面中表示业务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您是扩展现有功能还是创建全新的功能,业务对象都至关重要。这些对象通过不同类型的视图向用户展示,而 Odoo 会根据 XML 描述动态生成这些视图。 列…...
单元测试mock
一、背景 现在有A类,B类,C类,A类依赖B类,依赖C类,如果想要测试A类中的某个方法的业务逻辑。A类依赖其他类,则把其他类给mock,然后A类需要真实对象。这样就可以测试A类中的方法。 举例:Ticket类需要调用Flight类和Pas…...
PDF文件转Markdown,基于开源项目marker
首先我们来问下deepseek 为啥要选marker呢 基于深度学习,一看就逼格拉满。搞科研必备,效果应该不会太差。跟其他的阿猫阿狗工具没法比。 看下官网 https://github.com/VikParuchuri/marker 一看头像是个印度佬,自吹——又快又好。…...
mysql中find_in_set()函数用法详解及增强函数
MySQL的 FIND_IN_SET()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主要用于搜索一个字符串在一个逗号分隔的字符串列表中的位置。 函数的基本语法 FIND_IN_SET(str, strlist) 其中,str是你想要查找的字符串,而 strlist是一个包含多个以逗号分隔的字符串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