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Flamingo:少样本多模态大模型

Flamingo:少样本多模态大模型

    • 论文大纲
    • 理解
      • 1. 确认目标
      • 2. 分析过程(目标-手段分析)
      • 3. 实现步骤
      • 4. 效果展示
      • 5. 金手指
    • 解法拆解
    • 全流程
    • 核心模式
    • 提问
      • Flamingo为什么选择使用"固定数量的64个视觉tokens"这个特定数字?这个数字的选择背后有什么考虑?
      • 为什么模型采用"tanh门控"机制而不是其他门控方式?这种选择的优势和局限性是什么?
      • 论文提到模型可以处理"任意交错的视觉和文本序列",这种灵活性是如何实现的?有什么代价吗?
      • 少样本学习能力是否意味着模型真正"理解"了任务?还是仅仅是一种模式匹配?
      • 为什么模型在某些任务上能超越使用数千倍样本训练的模型?这说明了什么?
      • 模型是如何平衡视觉信息的压缩和保真度的?压缩过程中是否存在信息损失?
      • 跨模态学习中,视觉和语言的融合是在什么层面发生的?为什么选择这个层面?
      • 模型的泛化能力来自于架构设计还是训练数据的多样性?或者两者都有?
      • 为什么要冻结预训练的语言模型而不是一起微调?这种设计决策的理由是什么?
      • 模型处理长序列的效率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这种解决方案有什么局限性?
      • 作者声称Flamingo在6个任务中超过了fine-tuned的SOTA模型,但只用了32个样本就达到这个效果。在图2中,我们看到某些任务下fine-tuned的SOTA使用了超过50万样本。作者能否解释这种巨大差异背后的原理?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fine-tuning范式存在根本性缺陷?
      • 根据图4的GATED XATTN-DENSE结构,作者提出了tanh gating机制。但在第8页的消融实验表3中显示,移除tanh gating后性能只下降了4.2%。既然影响相对较小,为什么作者要特别强调这个机制的重要性?
      • 在表3的消融实验中,作者比较了"VANILLA XATTN"和"GRAFTING"两种替代方案,但都表现不如GATED XATTN-DENSE。然而作者没有解释为什么其他方案效果更差。能否详细分析各种方案失败的具体原因?
      • 作者在训练时使用了M3W、LTIP和VTP三个数据集,但没有提供这些数据集的详细统计信息和质量评估。如何确保这些网络爬取的数据没有噪声和偏差?数据清洗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 在第6页讨论序列处理时,作者提到模型在训练时最多使用5张图片,但在推理时可以处理多达32张图片。这种训练和推理之间的差异是否会带来稳定性问题?有没有做过相关的鲁棒性测试?
      • 作者在图2中展示了模型规模和few-shot性能的关系,但最大只到32-shot。为什么不测试更多shot的情况?是否存在某个临界点后性能不再提升?
      • 在第5页讨论Perceiver Resampler时,作者提到只使用了temporal encodings而没有使用spatial encodings。虽然引用了[47]来解释CNNs可以隐式编码空间信息,但是否做过直接对比实验来验证这个设计选择?
      • 在fine-tuning实验中(表2),作者解释使用了"short schedule"和"small learning rate",但没有给出具体的超参数值。这些关键细节的缺失如何保证实验的可复现性?
      • 作者在方法部分提到通过梯度累积来优化多个数据集的训练,并称这比"round-robin"方法更好。但在消融实验中只显示了一个总体性能差异(62.9% vs 70.7%),没有提供在各个数据集上的详细比较。这种简化的报告是否足够支持作者的结论?
      • 在评估方法的泛化性时,作者将基准测试分为DEV和非DEV两组。但所有这些任务本质上都是视觉-语言理解任务。模型是否在本质上不同的任务类型(如视觉推理、空间关系理解等)上也具有同样强的泛化性?

 

论文:Flamingo: a Visual Language Model for Few-Shot Learning

论文大纲

├── Flamingo架构设计【核心组成】
│   ├── 视觉处理模块【输入处理】
│   │   ├── 视觉编码器【特征提取】
│   │   │   ├── NFNet-F6【基础网络】
│   │   │   └── 对比学习预训练【预训练方式】
│   │   └── Perceiver重采样器【特征重组】
│   │       ├── 可变输入到固定输出【功能】
│   │       └── 时序位置编码【特征增强】
│   │
│   ├── 跨模态融合模块【模态连接】
│   │   ├── GATED XATTN-DENSE【核心层】
│   │   │   ├── 交叉注意力机制【信息交互】
│   │   │   └── tanh门控系统【流量控制】
│   │   └── 分层插入策略【架构设计】
│   │
│   └── 语言生成模块【输出生成】
│       ├── Chinchilla模型【基础模型】
│       └── 参数冻结策略【优化方法】
│
├── 训练框架【实现方法】
│   ├── 数据处理【数据来源】
│   │   ├── M3W数据集【网页数据】
│   │   ├── LTIP数据集【图文对】
│   │   ├── VTP数据集【视频文本】
│   │   └── 数据去重策略【质量控制】
│   │
│   ├── 训练策略【方法设计】
│   │   ├── 梯度累积【优化技术】
│   │   ├── 参数冻结【稳定性】
│   │   └── 多任务混合【任务融合】
│   │
│   └── 计算资源【硬件支持】
│       └── TPUv4集群【并行计算】
│
└── 模型评估【性能验证】
├── 基准测试【能力评估】
│   ├── 开发集评估【方法验证】
│   │   ├── COCO【图像描述】
│   │   ├── VQAv2【视觉问答】
│   │   └── VATEX【视频描述】
│   │
│   └── 测试集评估【性能验证】
│       ├── 图像任务【领域测试】
│       └── 视频任务【领域测试】
│
├── 应用场景【使用方式】
│   ├── 少样本学习【核心特性】
│   ├── 零样本泛化【基础能力】
│   └── 模型微调【深度优化】
│
└── 消融研究【机制分析】
├── 架构组件【结构验证】
├── 训练策略【方法验证】
└── 数据混合【数据验证】

理解

  1. 背景和问题:

主要背景:当前视觉和语言任务中,常见的方法需要大量标注数据和任务特定的微调训练。

类别问题:如何实现视觉语言模型的快速适应能力。

具体问题:

  • 现有的对比学习模型(如CLIP)只能处理分类等封闭式任务,无法生成文本
  • 现有的视觉语言生成模型在低数据场景下表现不佳
  • 缺乏能统一处理图像和视频的通用模型
  1. 概念性质:

Flamingo是一个视觉语言模型,其核心性质是"少样本学习能力"。

这种性质源于:

  • 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知识保留(通过参数冻结)
  • 跨模态融合的新架构设计(GATED XATTN-DENSE层)
  • 多样化的网络数据训练(M3W、LTIP、VTP数据集)
  1. 对比案例:
    正例:用户给出几张猫的图片和描述,模型即可为新的猫图片生成准确描述。
    反例:CLIP这类对比学习模型只能从预定义选项中选择,无法生成新描述。

  2. 类比理解:

Flamingo就像一个"多语言翻译官":

  • 视觉编码器相当于理解"图像语言"的能力
  • 语言模型相当于输出"人类语言"的能力
  • GATED XATTN-DENSE层则像是在两种语言间建立对应关系的"翻译规则"
  1. 概念总结:

Flamingo是一个将冻结的视觉模型和语言模型桥接起来的架构,通过特殊的注意力机制实现跨模态信息融合,能够仅用少量样本就实现各种视觉语言任务。

  1. 概念重组:
    “火烈鸟”(Flamingo)模型像其名字一样,能够站在视觉和语言的两条腿上,灵活地在不同任务间迁移。

  2. 上下文关联:
    这个工作展示了如何通过架构创新和训练策略,让预训练模型在新任务上快速适应,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3. 规律发现:

主要矛盾:如何在保持语言模型能力的同时,引入视觉信息的理解能力。

次要矛盾:

  • 计算效率与模型规模的平衡
  • 训练数据质量与数量的权衡
  • 模型通用性与任务特定性能的取舍
  1. 功能分析:

最终目标:实现通用的视觉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

核心功能:

  • 定性:少样本学习能力
  • 定量:在16个基准任务中,使用32个样本就能达到或超过专门训练的模型性能
  1. 来龙去脉:
  • 起因:现有模型要么缺乏生成能力,要么需要大量标注数据
  • 发展:研究者提出新的架构设计,将预训练模型的能力有效结合
  • 结果:创造了一个能用少量样本快速适应新任务的通用视觉语言模型
  • 意义:为构建更通用的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确认目标

如何构建一个通用的视觉语言模型,能够:

  • 只需少量样本就能适应新任务
  • 同时处理图像和视频
  • 生成自由格式的文本

2. 分析过程(目标-手段分析)

最终目标:如何让模型快速适应新的视觉语言任务?

层层分解:

  1. 如何保留预训练模型的知识?

    • 冻结视觉编码器和语言模型的参数
    • 仅训练新增的连接层
  2. 如何处理可变长度的视觉输入?

    • Perceiver 重采样器将任意数量的视觉特征映射为固定数量的向量
    • 时序位置编码处理视频帧序列
  3. 如何融合视觉和语言信息?

    • GATED XATTN-DENSE 层在语言模型层间插入
    • tanh 门控机制控制视觉信息的影响程度
  4. 如何获取足够的训练数据?

    • M3W:网页文本和图片的自然对应关系
    • LTIP:高质量的图文对
    • VTP:视频文本对

3. 实现步骤

  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构建多样化的数据集
    • 实施数据清洗和去重
  2. 模型构建:

    • 视觉编码器预训练
    • 设计并实现 Perceiver 重采样器
    • 插入 GATED XATTN-DENSE 层
  3. 训练优化:

    • 实施梯度累积
    • 维持多数据集的平衡
    • 使用 TPUv4 集群进行训练
  4. 评估验证:

    • 在 16 个基准任务上测试
    • 进行消融实验分析各组件作用

4. 效果展示

目标:构建通用视觉语言模型
过程:创新架构设计 + 大规模训练
问题:少样本学习能力不足
方法:冻结预训练模型 + 新型连接层
结果:

  • 32 样本性能超过专门训练模型
  • 6 个任务上超越微调模型
    数字:80B 参数,16 个基准任务

5. 金手指

Flamingo 的金手指是"冻结预训练 + 创新连接"策略:

  • 保持语言模型和视觉编码器的预训练知识
  • 通过创新的连接层实现模态融合
  • 使用 tanh 门控控制信息流动

应用案例:

  1. 图像描述:给出几张图片描述对,即可为新图片生成描述
  2. 视觉问答:展示几个问答样例,即可回答新问题
  3. 视频理解:通过少量示例学会理解视频内容
  4. 视觉对话:仅需几轮对话示例即可开展新对话
  5. 多模态分类:利用少量样本适应新的分类任务

这个金手指让模型实现了"一次训练,到处应用"的理想,大大降低了应用门槛。

解法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逻辑关系拆解:

技术:Flamingo = 预训练视觉编码器 + Perceiver Resampler + 预训练语言模型 + GATED XATTN-DENSE层

问题:如何实现高效的少样本视觉语言学习

主要区别:相比其他视觉语言模型,无需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微调,仅需少量示例即可适应新任务

子解法拆解:

A. 视觉特征提取和压缩

  • 使用预训练NFNet-F6提取视觉特征
  • 使用Perceiver Resampler将可变长度特征压缩为固定数量的视觉标记
    之所以用此方法:处理不同分辨率图像和视频帧序列需要统一的特征表示

B. 视觉-语言融合

  • 冻结预训练语言模型
  • 通过GATED XATTN-DENSE层注入视觉信息
  • 使用tanh门控机制控制视觉信息的影响
    之所以用此方法:需要在保持语言模型能力的同时引入视觉信息

C. 多模态序列建模

  • 支持图像/视频与文本交错输入
  • 实现单图像注意力机制
    之所以用此方法:需要处理真实场景中的混合模态输入
  1. 逻辑链结构:
Flamingo
├── 视觉特征提取和压缩
│   ├── NFNet特征提取
│   └── Perceiver压缩
├── 视觉-语言融合
│   ├── 冻结语言模型
│   └── GATED XATTN-DENSE注入
└── 多模态序列建模├── 交错输入处理└── 单图像注意力
  1. 隐性方法:
  • 视觉特征重采样:通过学习固定数量的潜在查询向量来压缩特征
  • 渐进式视觉信息注入:通过门控机制逐步引入视觉信息
  • 多模态对齐:在预训练阶段通过交错输入实现模态对齐
  1. 隐性特征:
  • 特征维度平衡:视觉和语言特征需要在合适的维度下融合
  • 信息流控制:视觉信息需要适度注入以不破坏语言模型能力
  • 计算效率:需要在表达能力和计算复杂度之间取得平衡
  1. 潜在局限性:
  • 训练数据质量依赖:依赖于网络爬取的数据,可能包含噪声
  • 计算资源要求: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 推理延迟:多模态处理可能带来额外延迟
  • 依赖预训练模型:性能受限于基础视觉和语言模型的能力
  • 域适应性:在特定领域数据上可能需要额外适应

全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全流程优化分析:

多题一解:

  • 特征:多模态理解能力
  • 解法:统一的视觉-语言模型架构
  • 适用场景:视觉问答、图像描述、对话等多种任务

一题多解:

  • 视觉特征提取:
    • NFNet编码器(高质量特征)
    • CLIP ViT-L/14(通用表示)
  • 视觉-语言融合:
    • GATED XATTN-DENSE(渐进式融合)
    • VANILLA XATTN(直接融合)

优化方案:

  1. 特征压缩优化:

    • 使用Perceiver Resampler代替简单池化
    • 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保留关键信息
  2. 融合机制优化:

    • 引入tanh门控机制
    • 避免视觉信息对语言模型的干扰
  3. 例子(医疗场景):

输入:

  • 医学图像(X光片、CT扫描等)
  • 患者病史文本描述
  • 临床检验报告

处理流程:

  1. 视觉特征提取:

    • 从医学图像提取关键视觉特征
    • 识别异常区域和特征
  2. 文本处理:

    • 理解病史描述
    • 分析检验报告数据
  3. 特征融合:

    • 将视觉发现与文本信息关联
    • 建立多模态临床理解

输出:

  • 诊断报告生成
  • 治疗建议
  • 病情解释

例如:对于一个胸部X光片分析:
输入:胸部X光图像 + 患者症状描述
输出:“胸部X光显示右肺下叶有阴影区域,结合患者咳嗽和发热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

核心模式

  1. 视觉信息压缩
  • Perceiver Resampler将可变大小的视觉特征图压缩为固定数量(64)的视觉tokens
  • 这种压缩不是简单的降采样,而是通过学习查询向量来捕获关键模式
  • 能保留重要视觉特征的同时大幅减少计算复杂度
  • 这表明模型学会了识别和保留视觉数据中的关键模式

比如一张1024x1024的高清照片:

  • 原始输入:包含1024×1024=1,048,576个像素点
  • Perceiver Resampler压缩后:只保留64个视觉tokens
  • 就像人看照片,不会记住每个像素,而是记住"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在草地上奔跑"这样的关键特征
  1. 模态融合压缩
  • GATED XATTN-DENSE层通过门控机制实现视觉和语言信息的选择性融合
  • 不是简单叠加两种模态,而是学习它们之间的关键关联
  • tanh门控值反映了不同层对视觉信息的依赖程度
  • 这种压缩体现了模型对跨模态模式的理解

比如描述图片"一只猫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的鸟":

  • 视觉信息:猫的姿态、位置、窗台场景等
  • 语言信息:“猫”、“坐”、“窗台”、“看”、"鸟"等
  • 压缩融合:模型学会将"坐"这个动作词与猫的姿态特征关联,而不是存储所有可能的猫的姿态
  1. 知识压缩
  • 少样本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压缩的体现
  • 模型能够从少量示例中提取任务模式并泛化
  • 不需要为每个新任务存储大量参数,而是复用压缩后的知识
  • 这表明模型学会了任务之间的共性模式

就像人类学习识别动物:

  • 看过几张长颈鹿的照片后,就能认出新的长颈鹿照片
  • 不需要记住每张见过的长颈鹿照片
  • 而是提取出"脖子长、身上有斑点花纹"这样的关键特征
  1. 序列压缩
  • 单图像注意力机制避免处理所有历史图像
  • 通过语言模型的自注意力间接获取历史信息
  • 这种压缩保留了关键时序依赖同时提高效率
  • 反映了模型对序列模式的理解

比如看一段视频并回答"人最后做了什么?":

  • 不需要记住视频中的每一帧
  • 类似人类记忆,主要记住关键事件和变化
  • 如"人先拿起杯子,然后喝水",中间的过渡动作可以压缩掉

这些压缩机制共同证明了Flamingo确实找到了数据中的关键模式:

  • 视觉特征中的空间-语义模式
  • 视觉与语言之间的关联模式
  • 任务之间的共性模式
  • 序列数据中的时序依赖模式

提问

Flamingo为什么选择使用"固定数量的64个视觉tokens"这个特定数字?这个数字的选择背后有什么考虑?

作为作者,我需要坦诚地承认论文在这一点上的说明确实不够充分。选择64个tokens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A. 计算效率与性能权衡:

  • 从论文第5页可以看到,Perceiver Resampler的主要目的是"reducing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vision-text cross-attention"
  • 每增加一个token,后续所有GATED XATTN-DENSE层的计算量都会相应增加
  • 我们发现64个tokens能在计算资源消耗和模型性能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B. 信息压缩与表达能力:

  • 对于典型的1024x1024图像,NFNet主干网络输出的特征图包含数千个空间位置
  • 实验表明64个tokens足以捕获关键的视觉语义信息
  • 更多的tokens并没有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

C. 工程实现考虑:

  • 64是2的幂次,这在硬件加速器(如TPU)上能获得更好的计算效率
  • 这个数字足够小,使得即使在处理长序列时内存消耗也是可控的

但我必须承认以下不足:

  1. 论文中缺少不同token数量的对比实验数据
  2. 没有详细解释这个特定数字的选择过程
  3. 缺乏对信息压缩程度的定量分析

建议未来的工作可以:

  • 系统地研究token数量对性能的影响
  • 探索动态调整token数量的可能性
  • 提供更详细的计算复杂度分析

为什么模型采用"tanh门控"机制而不是其他门控方式?这种选择的优势和局限性是什么?

根据论文的内容,特别是第5页和第8-9页的讨论,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答:

优势:

  1. 初始化保护:
  • 如论文第5页所述:“To ensure that at initialization, the conditioned model yields the same results as the original language model”
  • tanh(0)=0,因此初始化时完全保持了原始语言模型的行为
  • 这种"软启动"机制避免了训练初期对预训练模型的剧烈干扰
  1. 训练稳定性:
  • 论文第8-9页的消融实验明确指出:“disabling the 0-initialized tanh gating leads to training instabilities”
  • tanh函数的值域在[-1,1]之间,这种有界性提供了数值稳定性
  • 渐进的非线性特性使得模型可以平滑地学习视觉信息的整合程度
  1. 可解释性:
  • 如图6所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tanh门控值的变化来理解不同层对视觉信息的依赖程度
  • 这种可视化帮助我们理解模型的工作机制

局限性:

  1. 表达能力限制:
  • tanh函数的值域限制可能会限制某些极端情况下的特征融合
  • 消融实验显示移除后性能仅下降4.2%,说明这种机制可能不是最优的
  1. 计算开销:
  • 需要额外的计算资源来计算tanh函数
  • 引入了额外的参数(每个门控都有一个可学习的标量参数)
  1. 训练难度:
  • tanh函数在饱和区域的梯度较小,可能会影响训练效率
  • 需要仔细设计学习率等超参数

其他门控方式的考虑:

  • sigmoid门控:值域[0,1]可能更符合直觉,但缺乏负值表达
  • ReLU:无上界可能导致不稳定性
  • Gelu:计算开销更大,且在我们的场景中优势不明显

论文提到模型可以处理"任意交错的视觉和文本序列",这种灵活性是如何实现的?有什么代价吗?

基于论文第4页的图3和第6页的2.3节内容,我来详细解释这个机制:

实现方式:

  1. 序列表示:
  • 使用特殊标记来标识视觉输入在序列中的位置
  • 引入 (end of chunk) token来标记每个内容块的结束
  • 这种设计允许模型明确知道何时处理视觉输入,何时处理文本
  1. 注意力掩码机制:
  • 论文第6页提到:“masking the full text-to-image cross-attention matrix”
  • 对于每个文本token,模型只能注意到它之前出现的最近一个图像
  • 通过自注意力机制间接获取历史图像信息
  1. 架构设计:
  • Perceiver Resampler为每个图像/视频生成固定数量的视觉tokens
  • GATED XATTN-DENSE层在需要时选择性地融合视觉信息
  • 保持语言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不变

代价与限制:

  1. 计算效率:
  • 每个文本token都需要计算与视觉tokens的注意力,增加计算量
  • 序列长度增加会导致内存消耗和计算时间的平方级增长
  1. 训练-推理差异:
  • 训练时最多使用5张图片
  • 推理时可以处理多达32张图片
  • 这种差异可能带来潜在的稳定性问题
  1. 注意力范围限制:
  • 每个文本token只能直接访问最近的一个图像
  • 虽然可以通过语言模型的自注意力间接获取历史信息,但可能存在长程依赖的挑战
  1. 内存开销:
  • 需要存储所有视觉tokens的表示
  • 注意力计算需要大量的临时内存

这种设计的权衡是:

  • 通过限制直接的跨模态注意力范围来提高效率
  • 利用语言模型的自注意力来维持长程依赖
  • 在灵活性和计算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

少样本学习能力是否意味着模型真正"理解"了任务?还是仅仅是一种模式匹配?

基于模型设计的分析:

  1. 预训练知识的作用:
  • 如论文第3页所述,模型继承了两个强大的预训练模型的知识:视觉模型和语言模型
  • 这些预训练知识提供了基础的视觉感知和语言理解能力
  • 但这种知识转移是否等同于"理解"仍然值得讨论
  1. 跨模态学习机制:
  • 通过M3W数据集学习自然的视觉-语言交互
  • GATED XATTN-DENSE层实现了可控的模态融合
  • 这种设计更像是建立了视觉和语言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

基于实验结果的分析:

  1. 性能表现:
  • 在图2中显示,模型在多个任务上超越了专门训练的模型
  • 性能随着shot数量的增加而提升,表明存在学习过程
  • 但高性能不一定等同于真正的理解
  1. 泛化能力:
  • 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任务(问答、描述、对话等)
  • 表现出了跨任务的迁移能力
  • 这种泛化性暗示了某种程度的"理解"

局限性讨论:

  1. 模式匹配的特征:
  • 模型本质上还是在学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统计关联
  • 没有明确的推理或因果关系建模
  • 可能存在"表面学习"而非深度理解的情况
  1. 理解的定义问题:
  • 如何定义和衡量"真正的理解"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问题
  • 模型的"理解"可能与人类的理解有本质区别
  • 需要更多的评估方法来验证理解的深度

个人观点:

我认为真相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1. 模型确实展现出了超越简单模式匹配的能力
  2. 但也不能说达到了人类级别的"理解"
  3. 这种能力更像是一种高级的模式识别和概念关联
  4. 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和验证模型的认知能力

局限性承认:

  • 论文中缺乏对这个深层问题的详细讨论
  • 没有专门设计实验来区分表面学习和深度理解
  • 评估方法可能过于关注性能而忽视了理解的质量

为什么模型在某些任务上能超越使用数千倍样本训练的模型?这说明了什么?

基于论文的研究结果,尤其是图2和第7页的讨论,我来深入分析这个现象:

核心发现:

  • 论文第7页显示,在6个任务中,Flamingo仅用32个样本就超过了使用数十万样本fine-tuning的SOTA模型
  • 例如:COCO任务中,Flamingo用32样本达到113.8分,而SOTA使用了50万样本达到143.3分

这种惊人效果的原因分析:

  1. 预训练知识的有效利用:
  • 视觉编码器:预训练的NFNet-F6提供了强大的视觉特征提取能力
  • 语言模型:70B参数的Chinchilla模型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
  • 关键点:不是从零开始学习,而是重用和整合已有知识
  1. 创新的架构设计:
  • Perceiver Resampler实现了高效的视觉信息压缩
  • GATED XATTN-DENSE实现了可控的模态融合
  • 这种架构设计让模型能更好地利用少量样本中的信息
  1. 训练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
  • M3W数据集提供了自然的视觉-语言交互场景
  • LTIP和VTP补充了高质量的配对数据
  • 数据多样性帮助模型建立了更通用的视觉-语言关联

这种现象的启示:

  1. 关于学习效率:
  • 传统的fine-tuning可能存在数据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 大量的任务特定数据不一定是最优解
  • 关键是如何有效利用已有知识
  1. 关于迁移学习:
  • 良好的预训练和架构设计比海量的任务特定数据更重要
  • 模型具备了强大的知识迁移能力
  • 这暗示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能路径
  1. 对传统范式的挑战:
  • 传统的"大量数据+专门训练"范式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 少样本学习展示了更高效的可能性
  • 这可能导致领域范式的转变
  1. 实践意义:
  • 降低了特定任务的数据需求
  • 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
  • 为资源受限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

局限性和思考:

  1. 我们需要承认:
  • 不是所有任务都能达到这种效果
  • 预训练本身仍然需要大量数据和计算资源
  • 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边界条件
  1. 未来研究方向:
  • 进一步理解这种效率提升的机制
  • 探索如何扩展到更多任务领域
  • 研究模型性能的理论上限

模型是如何平衡视觉信息的压缩和保真度的?压缩过程中是否存在信息损失?

根据论文,Flamingo主要通过Perceiver Resampler模块来处理这个平衡问题。

这个模块将可变大小的视觉特征图(来自Vision Encoder)压缩为固定数量(64个)的视觉token。

压缩过程确实会带来信息损失,但论文采用了几个策略来减少损失:

  • 使用学习的latent queries来关注重要信息
  • 将learned latents的keys和values与原始视觉特征连接起来
  • 通过多层transformer结构来逐步提取和保留关键信息

论文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压缩方案优于简单的MLP或普通Transformer。

跨模态学习中,视觉和语言的融合是在什么层面发生的?为什么选择这个层面?

根据论文图3和图4,融合发生在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各层之间,通过GATED XATTN-DENSE层实现。

选择这个层面的原因是:

  • 可以保持语言模型原有的知识(通过冻结原始层)
  • 允许视觉信息在不同抽象层次上影响语言理解和生成
  • 通过gate机制实现可控的信息注入

这种设计让模型能够在保持语言能力的同时学习视觉-语言关联。

模型的泛化能力来自于架构设计还是训练数据的多样性?或者两者都有?

论文结果表明两者都很重要:

架构方面:

  • Perceiver Resampler的可变输入设计
  • GATED XATTN-DENSE的灵活融合机制
  • 冻结预训练语言模型保留基础能力

数据方面:

  • 使用M3W数据集提供自然的视觉-文本交织
  • LTIP提供高质量的图文对
  • VTP增加视频模态的支持

消融实验(表3)显示移除任何一个关键组件或数据集都会导致性能下降,说明两方面共同贡献于模型的泛化能力。

为什么要冻结预训练的语言模型而不是一起微调?这种设计决策的理由是什么?

模型处理长序列的效率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这种解决方案有什么局限性?

作者声称Flamingo在6个任务中超过了fine-tuned的SOTA模型,但只用了32个样本就达到这个效果。在图2中,我们看到某些任务下fine-tuned的SOTA使用了超过50万样本。作者能否解释这种巨大差异背后的原理?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fine-tuning范式存在根本性缺陷?

根据图4的GATED XATTN-DENSE结构,作者提出了tanh gating机制。但在第8页的消融实验表3中显示,移除tanh gating后性能只下降了4.2%。既然影响相对较小,为什么作者要特别强调这个机制的重要性?

在表3的消融实验中,作者比较了"VANILLA XATTN"和"GRAFTING"两种替代方案,但都表现不如GATED XATTN-DENSE。然而作者没有解释为什么其他方案效果更差。能否详细分析各种方案失败的具体原因?

作者在训练时使用了M3W、LTIP和VTP三个数据集,但没有提供这些数据集的详细统计信息和质量评估。如何确保这些网络爬取的数据没有噪声和偏差?数据清洗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在第6页讨论序列处理时,作者提到模型在训练时最多使用5张图片,但在推理时可以处理多达32张图片。这种训练和推理之间的差异是否会带来稳定性问题?有没有做过相关的鲁棒性测试?

作者在图2中展示了模型规模和few-shot性能的关系,但最大只到32-shot。为什么不测试更多shot的情况?是否存在某个临界点后性能不再提升?

在第5页讨论Perceiver Resampler时,作者提到只使用了temporal encodings而没有使用spatial encodings。虽然引用了[47]来解释CNNs可以隐式编码空间信息,但是否做过直接对比实验来验证这个设计选择?

在fine-tuning实验中(表2),作者解释使用了"short schedule"和"small learning rate",但没有给出具体的超参数值。这些关键细节的缺失如何保证实验的可复现性?

作者在方法部分提到通过梯度累积来优化多个数据集的训练,并称这比"round-robin"方法更好。但在消融实验中只显示了一个总体性能差异(62.9% vs 70.7%),没有提供在各个数据集上的详细比较。这种简化的报告是否足够支持作者的结论?

在评估方法的泛化性时,作者将基准测试分为DEV和非DEV两组。但所有这些任务本质上都是视觉-语言理解任务。模型是否在本质上不同的任务类型(如视觉推理、空间关系理解等)上也具有同样强的泛化性?

相关文章:

Flamingo:少样本多模态大模型

Flamingo:少样本多模态大模型 论文大纲理解1. 确认目标2. 分析过程(目标-手段分析)3. 实现步骤4. 效果展示5. 金手指 解法拆解全流程核心模式提问Flamingo为什么选择使用"固定数量的64个视觉tokens"这个特定数字?这个数字的选择背…...

nacos-gateway动态路由

在Nacos官网中给出了手动监听Nacos配置变更的SDK&#xff1a; Nacos Java SDK 所需依赖 <!--统一配置管理--> <dependency><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nacos-config</artifactId> <…...

Kotlin 协程基础知识总结二 —— 启动与取消

协程启动与取消的主要内容&#xff1a; 启动协程&#xff1a;启动构建器、启动模式、作用域构建器、Job 生命周期取消协程&#xff1a;协程的取消、CPU 密集型任务取消、协程取消的副作用、超时任务 1、协程构建器 &#xff08;P20&#xff09;launch 与 aysnc 两种协程构建…...

【漏洞复现】Struts2(CVE-2024-53677)任意文件上传逻辑绕过漏洞

文章目录 前言一、漏洞描述二、漏洞详情三、影响版本四、危害描述五、漏洞分析六、漏洞复现七、修复建议前言 Struts2框架是一个用于开发Java EE网络应用程序的开放源代码网页应用程序架构。它利用并延伸了Java Servlet API,鼓励开发者采用MVC架构。Struts2以WebWork优秀的设…...

使用 IDE生成 Java Doc

使用步骤 Android Studio界面->Tools->Generate JavaDoc zh-CN -encoding UTF-8 -charset UTF-8 -classpath “C:\Users\fangjian\AppData\Local\Android\Sdk\platforms\android-34\android.jar” 报错问题 错误: 目标 17 不允许选项 --boot-class-path 如果你正在使用…...

AWS、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Microsoft Azure、Linode和 桔子数据 的 价格对比

要对比 AWS、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Microsoft Azure、Linode 和 桔子数据 的 价格&#xff0c;我们需要先了解每个平台的定价模型、服务类型以及不同服务之间的价格差异。以下是根据各个平台常见服务&#xff08;如计算实例、存储、数据传输等&#xff09;做的一个 简化…...

【C++篇】AVL树的实现

前言 本篇是基于二叉搜索树写的&#xff0c;详情可以去看上篇【二叉搜索树】 一&#xff0c;AVL树的概念 &#xff08;1&#xff09;&#xff0c;AVL树是一颗二叉搜索树&#xff0c;它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备以下性质的二叉搜索树&#xff1a;它的左右子树都是AVL树&#xff…...

VIVO Android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请重写算法题:求数组的全排列。 思路: 要获取一个数组的全排列,我们可以利用回溯算法。具体来说,回溯算法通过递归的方式逐步生成排列,在每一步都将一个元素加入排列中,然后在下一步递归中排除已选元素,回溯的时候撤销选择,尝试其他可能。 步骤: 递归生成排列: 使…...

联邦大模型微调

微调&#xff08;Fine-tuning&#xff09;是一种迁移学习的技术&#xff0c;用于在一个已经预训练好的模型基础上&#xff0c;通过进一步训练来适应特定的任务或数据集。微调可以在具有相似特征的任务之间共享知识&#xff0c;从而加快训练速度并提高模型性能。 微调步骤&…...

DigitalOcean Kubernetes现已支持VPC natvie集群

DigitalOcean Kubernetes (DOKS)的VPC natvie集群功能现已正式上线&#xff01;这一新功能实现了DOKS集群与虚拟私有云&#xff08;VPC&#xff09;资源之间的无缝集成&#xff0c;提升了工作负载的网络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什么是VPC natvie 集群&#xff1f; VPC natvie 集群支…...

【每日学点鸿蒙知识】H5与C++通讯、动态参数化配置、ArkTS调用JS、Json对象转换、showToast在多次调用问题

1、HarmonyOS h5页面和C如何进行双向通讯&#xff1f; 前的规格是H5只能和ArkTS通讯&#xff0c;ArkTS通过NDK接口与C通讯&#xff0c;只有网络拦截有C接口。参考链接&#xff1a;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harmonyos-references-V5/_web-V5 2、HarmonyO…...

ZC706开发板教程:使用SD卡启动工具烧写flash

在使用开发板的过程中&#xff0c;常常需要通过 Flash 模式启动。然而&#xff0c;使用 JTAG 模式在线烧写 flash 的过程既繁琐又耗时&#xff0c;许多用户对此表示困扰。本期将为您提供解决方案&#xff0c;以简化这一流程。 我们分析正常的flash烧写过程&#xff0c;就是通过…...

问题-01

Mybatis比较失效问题 1、问题复现 whetherPromoterNull是字符串类型&#xff0c;0使用单引号包裹&#xff0c;进行比较时发现不起作用 <if test"whetherPromoterNull ! null and whetherPromoterNull.trim() 0"> and sui.share_user_id is not null</if&g…...

内容营销专家刘鑫炜:误区四,目标不明,营销如同“盲头苍蝇”?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客户&#xff0c;稿件提交过来后&#xff0c;一会儿说要发这个媒体&#xff0c;不一会儿又要发那个媒体&#xff0c;而且这两个媒体根本没有关联性&#xff0c;这时候&#xff0c;我们都会问客户&#xff0c;你推广这篇稿件的目的是什么&#xff0c;是为了…...

java基础1:处理Map

一、适用场景&#xff1a;相对Map排序&#xff0c;想获取其中最大或最小值。 1、获取map集合里&#xff0c;获取 max(value)对应的key 1)、方式1 Testpublic void MapInnerMaxValue() {HashMap<String, Integer> hashMap new HashMap<>();hashMap.put("a&q…...

企业销售人员培训系统|Java|SSM|VUE| 前后端分离

【技术栈】 1⃣️&#xff1a;架构: B/S、MVC 2⃣️&#xff1a;系统环境&#xff1a;Windowsh/Mac 3⃣️&#xff1a;开发环境&#xff1a;IDEA、JDK1.8、Maven、Mysql5.7 4⃣️&#xff1a;技术栈&#xff1a;Java、Mysql、SSM、Mybatis-Plus、VUE、jquery,html 5⃣️数据库可…...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一、简介 责任链模式&#xff08;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xff09;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xff0c;用于将请求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解耦&#xff0c;使多个处理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该请求。这些处理对象通过形成一条链式结构依次处理请求&#xff0c;直到某个对象能够完…...

04、Spring MVC

Spring MVC是Spring的Web模块,用来开发Web应用的,它最终作为B/S、C/S模式下的Server端 Web应用的核心就是处理HTTP请求并响应。 一、关于两种开发模式说明 我们使用Spring MVC有两个开发模式 前后分离(数据与页面分离) @ResponseBody@RestController其涉及的生要机制是:…...

K8S 黑魔法之如何从 Pod 拿到节点的命令行

搞 K8S 运维的时候&#xff0c;偶尔会遇到一个难题&#xff0c;定位到问题出在某个节点上&#xff0c;而由于权限审批&#xff0c;错误配置等等各种原因&#xff0c;没有办法拿到节点的 SSH 权限&#xff0c;无法进入节点命令行进一步排障。 这个时候&#xff0c;就可以用这个…...

谷歌用Anthropic的Claude帮Gemini“打磨”性能

每周跟踪AI热点新闻动向和震撼发展 想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前沿进展吗&#xff1f;订阅我们的简报&#xff0c;深入解析最新的技术突破、实际应用案例和未来的趋势。与全球数同行一同&#xff0c;从行业内部的深度分析和实用指南中受益。不要错过这个机会&#xff0c;成为AI领…...

React性能优化:构建更高效的应用

在现代前端开发中,React已经成为构建复杂、交互频繁应用的首选框架。然而,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丰富,组件的频繁重渲染可能会成为性能瓶颈,影响用户体验。为了提升React应用的性能,开发者需要掌握一系列性能优化技巧和工具。本文将详细介绍React性能优化的各个方面,…...

Linux从0到1——线程同步和互斥【互斥量/条件变量/信号量/PC模型】

Linux从0到1——线程同步和互斥 1. Linux线程互斥1.1 问题引入1.2 互斥相关概念1.3 多执行流并发访问公共资源的数据不一致问题1.4 互斥量&#xff08;锁&#xff09;1.5 改进抢票系统1.6 锁的简单封装1.7 锁的实现原理1.8 可重入VS线程安全1.9 死锁 2. Linux线程同步2.1 理解同…...

无人机驾驶证对入伍有帮助吗?

无人机驾驶证对入伍确实有一定的帮助&#xff0c;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xff1a; 一、提升专业技能 无人机操作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能&#xff0c;需要掌握飞行原理、航电系统、任务规划、紧急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考取无人机驾驶证&#xff0c;个人可以系统地学习这…...

【贪心算法】贪心算法七

贪心算法七 1.整数替换2.俄罗斯套娃信封问题3.可被三整除的最大和4.距离相等的条形码5.重构字符串 点赞&#x1f44d;&#x1f44d;收藏&#x1f31f;&#x1f31f;关注&#x1f496;&#x1f496; 你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xff0c;我们一起努力吧!&#x1f603;&#x1f…...

MySQL 锁概述

1.锁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可将锁分为&#xff1a; 按是否共享分&#xff1a;S 锁、X 锁按粒度分&#xff1a;表级锁、行级锁、全局锁&#xff08;锁整个库&#xff09;、页锁&#xff08;锁数据页&#xff09;意向锁&#xff1a;意向 S 锁、意向 X 锁&#xff1a;都是表…...

springboot502基于WEB的牙科诊所管理系统(论文+源码)_kaic

牙科诊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近年来&#xff0c;信息化管理行业的不断兴起&#xff0c;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首先&#xff0c;根据收集到的用户需求分析&#xff0c;对设计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xff0c;确定牙科诊所管理系统的…...

overleaf中出现TeX capacity exceeded PDF object stream buffer=5000000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在插入pdf 配图后&#xff0c;编译出错提示信息如图&#xff0c;很可能的一个原因是pdf文件大小太大了&#xff0c;最好压缩一下&#xff0c;压缩到1MB以内。...

LabVIEW神经肌肉电刺激与记录系统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康复医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基于LabVIEW开发了神经肌肉电刺激与记录系统&#xff0c;该系统具备可控电脉冲输出与高效数据采集功能&#xff0c;适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项目背景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用于治疗各类神经和肌肉系统疾病&#xff0c;…...

【CSS in Depth 2 精译_096】16.4:CSS 中的三维变换 + 16.5:本章小结

当前内容所在位置&#xff08;可进入专栏查看其他译好的章节内容&#xff09; 第五部分 添加动效 ✔️【第 16 章 变换】 ✔️ 16.1 旋转、平移、缩放与倾斜 16.1.1 变换原点的更改16.1.2 多重变换的设置16.1.3 单个变换属性的设置 16.2 变换在动效中的应用 16.2.1 放大图标&am…...

Label-Studio X SAM 半自动化标注

教程&#xff1a;playground/label_anything/readme_zh.md at main open-mmlab/playground GitHub B站视频&#xff1a;Label Studio x Segment Anything Model 半自动化标注_哔哩哔哩_bilibili 需要注意&#xff1a; 1.LINUX上跑比较方便 2.中文路径、文件名闯大祸 3. 4…...

Mono里运行C#脚本8—mono_image_storage_open打开EXE文件

Mono里运行C#脚本8—mono_image_storage_open打开EXE文件 前面分析哈希表的实现,以及文件打开的底层函数,还有保存到HASH表里的数据结构。 static MonoImageStorage * mono_image_storage_open (const char *fname) { char *key = NULL; key = mono_path_resolve_symlinks…...

【WebSocket】tomcat内部处理websocket的过程

websocket请求格式 浏览器请求 GET /webfin/websocket/ HTTP/1.1。 Host: localhost。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Sec-WebSocket-Key: xqBt3ImNzJbYqRINxEFlkg。 Origin: http://服务器地址。 Sec-WebSocket-Version: 13。 服务器响应 HTTP/1.1 101 Swi…...

将一个组件的propName属性与父组件中的variable变量进行双向绑定的vue3(组件传值)

封装组件看这个&#xff0c;然后理解父子组件传值 应用场景&#xff1a; 1.使用v - model语法实现双向绑定&#xff08;传值两边都不用定义方法接数据&#xff09; 1.子组件 1. update:modelValue事件是MultiSelect组件对象自带的事件 2.:options"countries" opti…...

Linux下通用型shellcode的编写

实验目的及要求 目的&#xff1a; 通过对本实验执行过程的理解&#xff0c;认真分析总结&#xff0c;能够独立的在 Linux 下进行 shellcode 的编写。 要求&#xff1a; &#xff08;1&#xff09;%70&#xff1a;完成对 shellcode 的分析及提取 &#xff08;2&#xff09;%…...

STM32F103RCT6学习之二:GPIO开发

GPIO基础 1.简介 2.GPIO基本结构 3.种模式 GPIO基本功能 1.输出功能--LED灯闪烁 1)进行基本配置 2)编辑代码 主要在main.c中编辑。 int main(void) {/* USER CODE BEGIN 1 *//* USER CODE END 1 *//* MCU Configuration------------------------------------------------…...

kong网关使用pre-function插件,改写接口的返回数据

一、背景 kong作为api网关&#xff0c;除了反向代理后端服务外&#xff0c;还可对接口进行预处理。 比如本文提及的一个小功能&#xff0c;根据http header某个字段的值&#xff0c;等于多少的时候&#xff0c;返回一个固定的报文。 使用到的kong插件是pre-function。 除了上…...

C++、Python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C 和 Python 是两种流行的编程语言&#xff0c;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各有不同&#xff0c;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以下是它们在语言特性、性能、语法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xff1a; 相同点 支持多种编程范式&#xff1a; 面向对象编程 (OOP)&#xff1a;两者都支持类、继…...

Spring Boot 自动配置:从 spring.factories 到 AutoConfiguration.imports

Spring Boot 提供了强大的自动配置功能&#xff0c;通过约定优于配置的方式大大简化了应用开发。随着版本迭代&#xff0c;自动配置的实现方式也逐渐优化&#xff0c;从早期的 spring.factories 文件到最新的 META-INF/spring/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AutoConf…...

HarmonyOS Next 应用元服务开发-应用接续动态配置迁移按需退出

按需退出&#xff0c;支持应用动态选择迁移成功后是否退出迁移源端应用&#xff08;默认迁移成功后退出迁移源端应用&#xff09;。如果应用不想让系统自动退出迁移源端应用&#xff0c;则可以设置不退出&#xff0c;参数定义见SUPPORT_CONTINUE_SOURCE_EXIT_KEY。 示例&#x…...

SQL-leetcode-180. 连续出现的数字

180. 连续出现的数字 表&#xff1a;Logs -------------------- | Column Name | Type | -------------------- | id | int | | num | varchar | -------------------- 在 SQL 中&#xff0c;id 是该表的主键。 id 是一个自增列。 找出所有至少连续出现三次的数字。 返回的…...

使用Python pickle模块进行序列化

使用Python pickle模块进行序列化 在Python中&#xff0c;pickle模块是一个用于实现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强大工具。与json模块不同的是&#xff0c;pickle支持将几乎所有的Python对象进行序列化&#xff0c;包括字典、列表、类实例&#xff0c;甚至函数。这使得它在处理复杂…...

责任链模式(ChainofResponsibilityPattern)

文章目录 1.定义2.结构3.问题描述代码实现 1.定义 允许你将请求沿着处理者链进行发送。 收到请求后&#xff0c; 每个处理者均可对请求进行处理&#xff0c; 或将其传递给链上的下个处理者。 2.结构 处理者(Handler)&#xff1a;声明了所有具体处理者的通用接口。 该接口通常…...

自定义 Element Plus 树状表格图标

在开发使用 Element Plus 的树状表格时&#xff0c;默认的展开/收起图标可能不能满足设计需求。为了更符合项目要求&#xff0c;可以通过覆盖样式的方式来自定义这些图标。以下记录了实现自定义树状表格图标的完整过程。 实现效果 有子节点且未展开时&#xff1a;显示一个加号…...

Vue2:用一个例子理解一下vue template中属性前面的冒号“:“

常用写法 table中绑定数据,我们通常这么写: ​​​​​​​<el-table :data="tableData" style="width: 100%">data() {tableData:[], } data绑定变量名可变的动态对象 但是上一篇文中,因为要生成15组相似的table,它们的格式都一样,只是数据…...

AF3 partition_tensor函数源码解读

该函数将输入张量按原子维度 (n_atoms) 分块,以局部窗口方式滑动,生成 滑动窗口张量。 在神经网络中,尤其是处理大规模序列数据(例如蛋白质原子特征)时,直接对整个序列执行操作可能会导致计算和内存效率问题。partition_tensor 函数通过对输入张量进行分块(partitions)…...

C++类与对象上

1.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初步认识 C语言是面向过程的&#xff0c;关注的是过程&#xff0c;分析出求解问题的步骤&#xff0c;通过函数调用逐步解决问题 例如洗衣服&#xff1a; C是基于面向对象的&#xff0c;关注的是对象&#xff0c;讲一件事拆分成不同的对象&#xff0c;靠对…...

中巨伟业推出高安全高性能32位智能卡内核可编程加密芯片SMEC88SP/ST

1、产品特性  以最高安全等级的智能卡芯片内核为基础&#xff0c;具有极高的软硬件安全性  实现客户关键功能或算法代码下载&#xff0c;用户可以灵活实现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  标准 SOP8、SOT23-6 封装形式&#xff0c;器件封装小  标准 I2C 接口&#xff0c;具有接…...

Python微博动态爬虫

本文是刘金路的《语言数据获取与分析基础》第十章的扩展&#xff0c;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Python进行微博爬虫&#xff0c;爬虫内容包括微博指定帖子的一级评论、评论时间、用户名、id、地区、点赞数。 整个过程十分明了&#xff0c;就是用户利用代码模拟Ajax请求&#xff0c;发…...

包管理工具npm、yarn、pnpm、cnpm详解

1. 包管理工具 1.1 npm # 安装 $ node 自带 npm# 基本用法 npm install package # 安装包 npm install # 安装所有依赖 npm install -g package # 全局安装 npm uninstall package # 卸载包 npm update package # 更新包 npm run script #…...

Docker和Kubernetes(K8s)区别

目录 1. Docker Docker 的核心概念&#xff1a; Docker 的功能&#xff1a; Docker 常见使用场景&#xff1a; 2. Kubernetes (K8s) Kubernetes 的核心概念&#xff1a; Kubernetes 的功能&#xff1a; Kubernetes 常见使用场景&#xff1a; 3.Docker 和 Kubernetes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