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深入理解Linux基础IO:从文件描述符到缓冲区设计

目录

一、文件理解(复习)

1、理解概念复习

(1)狭义理解

(2)广义理解

(3)文件操作的归类认知

(4)系统角度

2、C语言文件复习

(1)文件操作函数

(2)打开文件模式

(3)示例代码 

(4)模拟cat命令打印文件内容

(5)输出信息到显示器上

(6)stdin & stdout & stderr

二、系统文件IO

1、位图传递标志位(位标志位)

2、open()函数

(1)pathname

(2)flags标志位(位标志位)

(3)返回值

(4)使用示例:

3、write()函数

4、read()函数

5、文件描述符fd

(1)【0 & 1 & 2】标准化

(2)文件读取流程的原理分析 

(3)文件描述符的分配原则

(4)重定向

(5)dup / dup2 系统调用

(6)深入理解重定向与标准错误

三、理解“一切皆文件”

四、缓冲区

1、什么是缓冲区?

2、为什么要引入缓冲区机制?

3、缓冲机制

(1)缓冲区概念

(2)数据流动过程(本质是拷贝)

(3)缓冲区刷新条件(用户级缓冲区—>内核级缓冲区)

4、缓冲类型

(1)全缓冲区

(2)无缓冲区(写透模式WT)

(3)行缓冲区

(4)fflush()

(5)示例说明

5、FILE

6、模拟设计libc库

(1)mystdio.h

(2)mystdio.c

(3)usercode.c

(4)Makefile


一、文件理解(复习)

1、理解概念复习

(1)狭义理解

文件在磁盘里 磁盘是永久性存储介质,因此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是永久性的。

磁盘是外设(既是输出设备也是输入设备) 磁盘上的文件操作,本质是对文件的所有操作,都是对外设的输入和输出(简称 I/O)。

(2)广义理解

Linux 下一切皆文件(键盘、显示器、网卡、磁盘……这些设备都是通过抽象化的过程来管理的)(后文会详细讲解如何理解)。

(3)文件操作的归类认知

0KB 的空文件:占用磁盘空间。

文件的定义:文件是文件属性(元数据)和文件内容的集合(文件 = 属性(元数据)+ 内容)。

文件操作的本质:所有文件操作本质上是对文件内容的操作和对文件属性的操作。

(4)系统角度

文件操作的本质:文件的操作本质上是进程对文件的操作。

磁盘的管理者:磁盘的管理者是操作系统。

文件读写的本质:文件的读写操作并不是通过 C/C++ 的库函数来实现的(这些库函数只是为用户提供了方便),而是通过文件相关的系统调用接口来实现的。

2、C语言文件复习

(1)文件操作函数

// 打开和关闭文件
FILE *fopen(const char *filename, const char *mode);
int fclose(FILE *stream);
// 二进制读写文件
size_t fread(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memb, FILE *stream); // 返回读到的基本单位数
size_t fwrite(const 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memb, FILE *stream);
// 检查文件结束标志
int feof(FILE *stream);

(2)打开文件模式

"r":只读(文件必须存在)

"w":只写(创建新文件或清空已有文件

"a"追加(在文件末尾写入)

"r+":读写(文件必须存在)

"w+":读写(创建新文件或清空已有文件)

"a+":读写(从文件末尾开始)

(3)示例代码 

 二进制文件操作演示:打开、写入、读取文件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int main()
{// 1.打开文件FILE *fp1 = fopen("log.txt", "w");if(fp1 == NULL){perror("fopen");return 1;}// 2.写文件const char *msg = "hello";int cnt = 1;while(cnt <= 10){char buffer[1024];snprintf(buffer, sizeof(buffer), "%s: %d\n", msg, cnt++); // 格式化输出fwrite(buffer, strlen(buffer), 1, fp1);}fclose(fp1);// 3.读文件FILE *fp2 = fopen("log.txt", "r");if(fp2 == NULL){perror("fopen");return 1;}while(1){char buf[1024];int s = fread(buf, 1, sizeof(buf)-1, fp2); // 把打开文件的内容读到buf数组里if(s > 0){buf[s] = '\0'; //末尾置为0printf("%s", buf); // 输出显示器}if(feof(fp2)) break; // 判断文件读到结尾}fclose(fp2);return 0;
}

(4)模拟cat命令打印文件内容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f(argc != 2) // 命令行参数为2才行哦!{printf("argc error!\n");return 1;}FILE *fp = fopen(argv[1], "r"); // 打开命令行参数表if(!fp){printf("fopen error!\n");return 2;}char buffer[128];while(1){int n = fread(buffer, 1, sizeof(buffer), fp); // 读取内容到bufferif(n > 0){buffer[n] = '\0';printf("%s", buffer);}if(feof(fp)) break;}fclose(fp);return 0;
}
# 执行
$ ./myfile log.txt
hello: 1
hello: 2
hello: 3
hello: 4
hello: 5
hello: 6
hello: 7
hello: 8
hello: 9
hello: 10

(5)输出信息到显示器上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int main() 
{const char *msg = "hello fwrite\n";// 使用fwrite输出到标准输出(stdout)fwrite(msg, strlen(msg), 1, stdout);// 使用printf输出printf("hello printf\n");// 使用fprintf输出到标准输出(stdout)fprintf(stdout, "hello fprintf\n");return 0;
}

(6)stdin & stdout & stderr

● 默认会打开三个输入输出流,分别是stdin,stdout,stderr。

● 仔细观察发现,这三个流的类型都是FILE*,fopen返回值类型,文件指针

#include <stdio.h>extern FILE *stdin;   // 标准输入流(通常对应键盘输入)
extern FILE *stdout;  // 标准输出流(通常对应屏幕输出)
extern FILE *stderr;  // 标准错误流(通常对应屏幕错误输出)

二、系统文件IO

打开文件的方式不仅仅是fopen,ifstream等流式,语言层的方案,其实系统才是打开文件最底层的方案。不过,在学习系统文件IO之前,要先了解如何给函数传递标志位,该方案在系统文件IO接口钟会使用到。

1、位图传递标志位(位标志位)

位图是一种高效存储和传递多个标志位(flag)的技术,它通过单个整数的各个二进制位来表示不同的布尔状态。位图利用整型变量的每一位(bit)来表示一个独立的状态标志(1 表示标志被设置,0 表示标志未设置)。

#include<stdio.h>#define ONE 001
#define TWO 002
#define THREE 004void Func(int flags)
{if(flags & ONE) printf("flags is ONE! ");if(flags & TWO) printf("flags is TWO! ");if(flags & THREE) printf("flags is THREE! ");printf("\n");
}
int main()
{Func(ONE);Func(ONE | TWO);Func(ONE | TWO | THREE);return 0;
}

2、open()函数

open() 是 Linux/Unix 系统中用于打开或创建文件的低级 I/O 系统调用,相比标准库的 fopen(),它提供更底层的控制。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mode_t mode);

(1)pathname

要打开或创建文件的名字(文件路径名)

(2)flags标志位(位标志位)

打开文件时,可以传入多个参数选项,用下面的一个或多个常数进行“或”运算,构成flags。这些常量在头文件<fcntl.h>钟定义。

① 基本打开模式(必须指定其一):

O_RDONLY: 只读

O_WRONLY: 只写

O_RDWR: 读写

大多数实现将O_RDONLY定义为0,O_WRONLY定义为1,O_RDWR定义为2,以与早期的程序兼容。

② 常用可选标志:

O_CREAT: 文件不存在则创建(使用该选项时,open函数需要同时说明第3个参数mode,用mode指定该新文件的访问权限位<缺省权限是666>)

O_EXCL: 与 O_CREAT 同用时,若文件存在则失败

O_TRUNC: 打开时清空文件

O_APPEND: 追加模式

O_NONBLOCK: 非阻塞模式

O_SYNC: 同步写入(数据+元数据落盘)

O_DSYNC: 同步写入(仅数据落盘)

O_CLOEXEC: exec时自动关闭

(3)返回值

成功打开文件,返回文件的文件描述符,打开失败,返回-1,错误原因存储在 errno 全局变量中。

(4)使用示例: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int main()
{// 只读方式创建文件,设置权限0666// 但系统权限掩码是2,最终显示出的权限是0664//int fd = open("data.txt", O_CREAT | O_RDONLY, 0666);// 我们直接设置权限掩码为全0,最终权限也就是0666了umask(0);int fd = open("data.txt", O_CREAT | O_RDONLY, 0666);if(fd < 0){perror("open error!");return 1;}return 0;
}

3、write()函数

调用write()函数向打开文件写数据。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

fd:文件描述符,可以是普通文件、管道、套接字、设备等,必须是以可写方式打开的(如 O_WRONLY 或 O_RDWR)

buf:要写入数据的缓冲区指针,类型为 const void*,可以传递任何类型的数据指针,不在乎是文本写入还是二进制写入,只要传入的是格式化后的buf(自己进行文本解释)。

count:请求写入的字节数(不能是'\0'),类型为 size_t(无符号整型)

返回值:若成功,返回自己写的字节数;若出错,返回-1。

其返回值通常与参数count的值相同,否则表示出错。write出错的一个常见原因就是磁盘已写满,或者超过了一个给定进程的文件长度限制。

对于普通文件,写操作从文件的当前偏移量处开始。如果在打开文件时,指定了O_APPEND选项,则在每次写操作之前,将文件偏移量设置在文件的当前结尾处。在一次成功写入后,该文件偏移量增加了实际写的字节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int main()
{umask(0);int fd = open("data.txt", O_CREAT | O_WRONLY | O_APPEND, 0666);if(fd < 0){perror("open error!");return 1;}printf("%d\n", fd);const char *msg = "abc!\n";//int cnt = 3; // 第一次没有带追加选项时设置的int cnt = 1;while(cnt){// 不要加'\0',添加多余的\0会污染数据write(fd, msg, strlen(msg));cnt--;}close(fd);return 0;
}
$ cat data.txt
hello!
hello!
hello!
abc!

4、read()函数

调用read()函数从打开文件中读取数据。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

fd:文件描述符,可以是普通文件、管道、套接字、设备等,必须是以可读方式打开的(如 O_RDONLY 或 O_RDWR)

buf:数据读取缓冲区,类型为 void*,可接收任意类型数据,必须预先分配足够内存

count:请求读取的最大字节数,通常设置为缓冲区大小减1(为字符串保留\0空间)

返回值:如read成功,则返回读到的字节数。如达到文件的尾端,则返回0。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int main()
{umask(0);int fd = open("log.txt", O_RDONLY, 0666);if(fd < 0){perror("open error!");return 1;}while(1){char buffer[128];int n =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1);if(n > 0){buffer[n] = 0;printf("%s", buffer);}if(n == 0){break;}}close(fd);return 0;
}

5、文件描述符fd

对于内核而言,所有打开的文件都通过文件描述符引用。文件描述符是一个非负整数。当打开一个现有文件或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当读、写一个文件时,使用 open 或 creat 返回的文件描述符标识该文件,将其作为参数传送给 read 或 write。

(1)【0 & 1 & 2】标准化

Linux进程默认情况下会有三个缺省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分别是标准输入0,标准输出1,标准错误2。这是各种Shell以及很多应用程序的惯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ring.h>int main()
{char buf[1024];ssize_t s = read(0, buf, sizeof(buf));if (s > 0) {buf[s] = 0;write(1, buf, strlen(buf));write(2, buf, strlen(buf));}return 0;
}

在操作系统接口层面,只认文件描述符fd,用来区别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那我们以前学的stdin,stdout,stderr 其实是 C标准库(stdio.h)提供的 FILE* 类型的流对象(语言层),它们封装了底层的文件描述符fd,并添加了缓冲区和高级读写功能。这些 FILE* 对象在程序启动时由C库自动创建,并分别绑定到文件描述符 0、1、2。

extern FILE *stdin;   // 标准输入(键盘输入,fd=0)
extern FILE *stdout;  // 标准输出(终端输出,fd=1)
extern FILE *stderr;  // 标准错误(终端错误输出,fd=2)

为什么需要 FILE* 而不仅仅是 fd?
① 文件描述符(fd):直接调用 write(1, "Hello", 5) 会立即写入终端(无缓冲)。
② FILE*(如 stdout):默认是行缓冲(遇到 \n 或缓冲区满时才真正调用 write),并且支持格式化输入输出(fprintf/fscanf)、按行读写(fgets/fputs)、安全错误处理等。

(2)文件读取流程的原理分析 

总结:文件描述符就是从0开始的小整数。当我们打开文件时,操作系统在内存中要创建相应的数据结构来描述目标文件。于是就有了file结构体。表示一个已经打开的文件对象。而进程执行open系统调用,所以必须让进程和文件关联起来。每个进程都有一个指针*files, 指向一张表files_struct,该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包含一个指针数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指向打开文件的指针!所以,本质上,文件描述符就是该数组的下标。所以,只要拿着文件描述符,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文件。

下面我们用一个完整的文件读取流程来帮助理解: 

① 当用户发起文件读取请求:

int fd = open("log.txt", O_RDONLY);
char buffer[1024];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
close(fd);

 ② 操作系统处理文件描述符

● 打开文件: 操作系统接收到 open 系统调用后,会在进程的 task_struct 中查找或创建一个 files_struct 结构体。 在 files_struct 中,操作系统会分配一个文件描述符(fd),并将其存储在 fd_array 中。 操作系统还会创建一个 struct file 结构体,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并将其与文件描述符关联。

● 读取文件: 用户调用 read 系统调用时,操作系统会使用文件描述符在 fd_array 中查找对应的 struct file 结构体。 操作系统通过 struct file 结构体中的信息(如文件位置、文件状态等)来定位文件在磁盘上的位置。

③ 文件系统操作

● 文件缓冲区: 操作系统会检查文件缓冲区(file_buffer),看是否已经有需要的数据。 如果文件缓冲区中没有数据,操作系统会从磁盘读取数据到文件缓冲区。 文件缓冲区的作用是减少磁盘I/O操作,提高文件访问速度。

● 数据传输: 操作系统从文件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并将其复制到用户提供的缓冲区(buffer)中。 如果用户提供的缓冲区大小大于文件缓冲区中的数据量,操作系统会继续从磁盘读取数据,直到满足用户请求的数据量。

④ 关闭文件

用户调用 close 系统调用时,操作系统会释放与文件描述符关联的资源。 操作系统会检查文件缓冲区中是否有未写入磁盘的数据,如果有,会将这些数据写入磁盘。 最后,操作系统会从 fd_array 中移除文件描述符,并释放 struct file 结构体。

⑤ 文件缓冲区管理

文件缓冲区由操作系统管理,操作系统会根据需要自动分配和释放缓冲区。 缓冲区中的数据会在适当的时候写入磁盘,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文件描述符的分配原则

文件描述符的分配原则:在file_struct数组中,找到当前没有被使用的最小的一个下标,作为新的文件描述符。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int main()
{int fd = open("myfile", O_RDONLY);if (fd < 0) {perror("open");return 1;}printf("fd: %d\n", fd);close(fd);return 0;
}

输出的fd是3, 但关闭0,发现fd是0。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int main()
{close(0);int fd = open("myfile", O_RDONLY);if (fd < 0) {perror("open");return 1;}printf("fd: %d\n", fd);close(fd);return 0;
}

(4)重定向

关闭1(标准输出)后,我们发现原本应该输出到显示器的内容,输出到了文件file.txt当中,其中fd=1。这种现象叫做输出重定向。操作系统底层做了重定向,在我们看来上层的数组下标不变重定向改变的是文件描述符表对应的数组下标里面的指针的指向。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int main()
{close(1);int fd = open("file.txt", O_WRONLY|O_CREAT, 0666);if(fd < 0){perror("open error!");return 1;}printf("fd: %d\n", fd); // 向stdout里打印的fflush(stdout); // 刷新显示器文件close(fd);return 0;
}

(5)dup / dup2 系统调用

dup 和 dup2 是 Linux/Unix 系统提供的用于复制文件描述符的系统调用,常用于文件描述符重定向。

#include <unistd.h>int dup(int oldfd);
int dup2(int oldfd, int newfd);

两函数的返回值:若成功返回新的文件描述符表,若出错返回-1。对于 dup2() 是让 newfd 的内容变成 oldfd 的拷贝,也就是让 newfd 的指针也指向 oldfd 指向的 struct file{}。如果 newfd 已经打开,则先将其关闭。如若 newfd 等于 oldfd,则 dup2() 返回 newfd,而不关闭它。

下面是我们自己实现的输出重定向。printf是C库当中的IO函数,一般往stdout中输出,但是stdout底层访问文件的时候,找的还是fd:1。但此时,fd:1下标所表示内容,已经变成了myfile的地址,不再是显示器文件的地址,所以,输出的任何消息都会往文件中写入,进而完成输出重定向。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int main()
{int fd = open("file.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if(fd < 0){perror("open error!");return 1;}dup2(fd,1); // 输出重定向printf("fd: %d\n", fd);printf("hello!\n");printf("hello!\n");printf("hello!\n");fprintf(stdout, "hello stdout!\n");fprintf(stdout, "hello stdout!\n");fprintf(stdout, "hello stdout!\n");const char *buffer = "hello word!\n";write(fd, buffer, strlen(buffer));close(fd);return 0;
}$ cat file.txt
hello word!
fd: 3
hello!
hello!
hello!
hello stdout!
hello stdout!
hello stdout!

那追加和输入重定向如何完成呢?只需要将打开文件的方式改为O_APPEND就可是实现追加重定向;下面实现输入重定向: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fcntl.h>
#include<unistd.h>int main()
{int fd = open("file.txt", O_RDONLY | O_CREAT, 0666);if(fd < 0){perror("open error!");return 1;}dup2(fd,0);close(fd);while(1){char buffer[128];if(!fgets(buffer, sizeof(buffer), stdin)) break;printf("%s", buffer);}return 0;
}
$ ./myfile
hello word!
fd: 3
hello stdout!
hello word!
fd: 3
hello stdout!
hello word!
fd: 3
hello stdout!

重定向:打开文件的方式+dup2( )

(6)深入理解重定向与标准错误

// stream.c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输出到标准输出[1]上——>显示器文件std::cout<< "hello cout!" << std::endl;printf("hello printf!\n");// 输出到标准错误[2]上——>显示器文件std::cerr << "hello cerr!" << std::endl;fprintf(stderr, "hello fprintf!\n");return 0;
}
$ ./a.out
hello cout!
hello printf!
hello cerr!
hello fprintf!# 将标准输出指向的文件内容输出重定向到log.txtx文件,
# 但执行了a.out文件显示器文件还是会打印标准错误指向的文件
$ ./a.out > log.txt
hello cerr!
hello fprintf!
$ cat log.txt
hello cout!
hello printf!

std::cout 和 printf 都输出到标准输出(stdout)

std::cerr 和 fprintf(stderr) 都输出到标准错误(stderr)

重定向默认行为:./a.out > log.txt 等价于 ./a.out 1 > log.txt

在终端中,stdout 和 stderr 默认都显示在屏幕(显示器文件)上,但可以分别重定向:可以通过重定向能力,把常规消息和错误消息进行分离。

# 标准输出指向的文件内容输出重定向到log.normal文件,
# 标准错误指向的文件内容输出重定向到log.error文件。
$ ./a.out 1>log.normal 2>log.error
$ cat log.normal
hello cout!
hello printf!
$ cat log.error
hello cerr!
hello fprintf!

这样解释了在 Linux/Unix 系统中,已经有stdout(标准输出)默认指向显示器了,为什么还要有stdout(标准错误)???

stdout(文件描述符1):用于程序正常的输出结果(例如 printf、cout)。

stderr(文件描述符2):专用于错误消息、警告或日志(例如 fprintf(stderr)、cerr)。

目的:即使程序将正常输出重定向到文件(如 ./a.out > log.txt),错误信息仍能立即显示在终端,提醒用户注意问题。

如果我想把stdout和stderr的内容都写到同一个文件呢?

$ ./a.out 1>log.normal 2>&1
$ cat log.normal
hello cout!
hello printf!
hello cerr!
hello fprintf!$ ./a.out 1>log.normal 2>>log.normal
$ cat log.normal
hello cout!
hello printf!
hello cerr!
hello fprintf!

这里的【2>&1】语法含义是将1(标准输出)指向的内容写到2(标准错误)指向的内容中。

三、理解“一切皆文件”

        首先,在windows中是文件的东西,它们在linux中也是文件;其次一些在windows中不是文件的东西,比如进程、磁盘、显示器、键盘这样硬件设备也被抽象成了文件,你可以使用访问文件的方法访问它们获得信息;甚至管道,也是文件;将来我们要学习网络编程中的socket(套接字)这样的东西,使用的接口跟文件接口也是一致的。
        这样做最明显的好处是,开发者仅需要使用一套 API 和开发工具,即可调取 Linux 系统中绝大部分的资源。举个简单的例子,Linux 中几乎所有读(读文件,读系统状态,读PIPE)的操作都可以用 read 函数来进行;几乎所有更改(更改文件,更改系统参数,写 PIPE)的操作都可以用 write 函数来进行。
        之前我们讲过,当打开一个文件时,操作系统为了管理所打开的文件,都会为这个文件创建一个file结构体,值得关注的是 struct file 中的 f_op 指针指向了一个 file_operations 结构体,这个结构体中的成员除了 struct module* owner 其余都是函数指针。file_operation 就是把系统调用和驱动程序关联起来的关键数据结构,这个结构的每一个成员都对应着一个系统调用。读取 file_operation 中相应的函数指针,接着把控制权转交给函数,从而完成了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的工作。

上图中的外设,每个设备都可以有自己的read、write,但一定是对应着不同的操作方法!!但通过struct file下file_operation中的各种函数回调,让我们开发者只用file便可调取Linux系统中绝大部分的资源!!这便是"linux下一切皆文件"的核心理解。

四、缓冲区

1、什么是缓冲区?

缓冲区是内存空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内存空间中预留了一定的存储空间,这些存储空间用来缓冲输入或输出的数据,这部分预留的空间就叫做缓冲区。缓冲区根据其对应的是输入设备还是输出设备,分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2、为什么要引入缓冲区机制?

读写文件时,如果不开辟文件操作的缓冲区,直接通过系统调用对磁盘进行操作(读、写等),那么每次对文件进行一次读写操作时,都需要使用读写系统调用来处理此操作,即需要执行一次系统调用。执行一次系统调用将涉及CPU状态的切换,即从用户空间切换到内核空间,实现进程上下文的切换,这将损耗一定的CPU时间,频繁的磁盘访问对程序的执行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使用系统调用(是有成本的)的次数,提高效率,我们就可以采用缓冲机制。比如我们从磁盘里取信息,可以在磁盘文件进行操作时,一次从文件中读出大量的数据到缓冲区中,以后对这部分的访问就不需要再使用系统调用了,等缓冲区的数据取完后再去磁盘中读取,这样就可以减少磁盘的读写次数。再加上计算机对缓冲区的操作速度远快于对磁盘的操作,故应用缓冲区可大幅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又比如,我们使用打印机打印文档,由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相对较慢,我们先把文档输出到打印机相应的缓冲区,打印机再自行逐步打印,这时我们的CPU可以处理别的事情。可以看出,缓冲区就是一块内存区,它用在输入输出设备和CPU之间,用来缓存数据。它使得低速的输入输出设备和高速的CPU能够协调工作,避免低速的输入输出设备占用CPU,解放出CPU,使其能够高效率工作。

3、缓冲机制

(1)缓冲区概念

缓冲区本质上是内存中的临时数据中转站,现代计算机系统通常有多级缓冲区:

用户程序 → 语言层缓冲区 → 内核缓冲区 → 硬件缓存 → 物理设备

● 用户级缓冲区 (语言层缓冲区)

实现者:由编程语言标准库实现(如C的stdio、C++的iostream)

存储位置:在进程的用户空间内存中

管理单位:每个FILE对象(文件流)独立管理自己的缓冲区

典型大小:通常为4KB-8KB(与文件系统块大小对齐)

 ● 文件内核缓冲区是操作系统内核的一部分,用于临时存储从用户空间传递过来的数据。

(2)数据流动过程(本质是拷贝)

● 用户程序调用如printf等函数时,数据首先被写入用户级缓冲区。

● 然后数据从用户级缓冲区通过系统调用(如write)传递到文件内核缓冲区。

● 当用户执行某些操作触发缓冲区刷新时,文件内核缓冲区中的数据会被写入到实际的文件中。

(3)缓冲区刷新条件(用户级缓冲区—>内核级缓冲区)

● 强制刷新:调用fflush()函数

● 刷新条件满足:如缓冲区满、遇到换行符(行缓冲模式)

● 进程退出:程序正常终止时会自动刷新所有缓冲区

4、缓冲类型

标准I/O提供了三种类型的缓冲区:

(1)全缓冲区

要求填满整个缓冲区后才进行I/O系统调用操作。对于磁盘文件的操作通常使用全缓冲的方式访问。在一个流上执行第一次I/O操作时,相关标准I/O函数通常调用 malloc 获得需使用的缓冲区。

(2)无缓冲区(写透模式WT)

标准I/O库不对字符进行缓存,直接调用系统调用。标准出错流stderr通常是不带缓冲区的,这使得出错信息能够尽快地显示出来。

(3)行缓冲区

当在输入和输出中遇到换行符时,标准I/O库函数将会执行系统调用操作。当所操作的流涉及一个终端时(例如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使用行缓冲方式。只要填满了缓冲区,即使还没有遇到换行符,也会执行I/O系统调用操作,默认行缓冲区的大小为1024。

对于行缓冲有两个限制:

● 第一,因为标准IO库用来收集每一行的缓冲区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只要填满了缓冲区,那么即使还没有写一个换行符,也进行I/O操作。

● 第二,任何时候只要通过标准I/O库要求从(a)一个不带缓冲的流(stderr),或者(b)一个行缓冲的流(它从内核请求需求数据)得到输入数据(stdin),那么就会冲洗所有行缓冲输出流(触发stdout刷新)。注:在(b)中带了一个在括号中的说明,其理由是,所需的数据可能已在该缓冲区中(如用户在终端输入了多行数据),此时它并不要求一定从内核读数据,所以只有缓冲区数据不足,需要向内核请求更多数据时才会刷新输出流。很明显,从一个不带缓冲的流中输入(即(a)项)需要从内核获得数据。

[用户程序]
   ↓ printf(无换行)   → [行缓冲输出缓冲区]
   ↓ scanf(需要数据) 
       ├─ 如果缓冲区有足够数据 → 不刷新
       └─ 需要内核数据 → 刷新所有行缓冲输出流
               ↓
            [内核]

eg: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stdout通常是行缓冲的printf("This is a prompt"); // 无换行符,留在缓冲区int x;scanf("%d", &x);  // 从行缓冲的stdin读取,且需要内核数据// 在scanf执行前,上面的printf内容会被自动刷新显示return 0;
}
// 假设用户在终端一次性输入了"10 20\n"
int a, b;
printf("Enter two numbers:");  // 无换行,留在缓冲区
scanf("%d", &a);  // 从缓冲区读取10,不需要内核数据,不刷新
scanf("%d", &b);  // 从缓冲区读取20,不需要内核数据,不刷新
// 此时提示信息可能仍未显示!

(4)fflush()

fflush 是 C 标准库(<stdio.h>)提供的函数,用于强制刷新(冲洗)输出流缓冲区,确保数据从用户缓冲区提交到内核缓冲区(但不一定立即写入磁盘)。

int fflush(FILE *stream);
  • stream:要刷新的文件流(如 stdout、文件指针等)。

  • 如果传入 NULL,则刷新所有打开的输出流(非标准,但大多数编译器支持)。

  • 成功返回 0,失败返回 EOF(如流未打开或不可写)。

(5)示例说明

示例1:

我们发现编译执行下面的代码后,打印log.txt文件,只显示了write函数的打印结果,并不显示printf打印的结果。但当我们不关闭fd文件描述符时,所有内容都能正常打印出来。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ring.h>int main()
{close(1);int fd = open("log.txt", O_CREAT | O_WRONLY, 0666);if(fd == 0){perror("open error!");return 1;}printf("hello printf!\n");printf("hello printf!\n");printf("hello printf!\n");const char *msg = "hello write!\n";write(fd, msg, strlen(msg));close(fd);return 0;
}
# 编译执行代码后,打印log.txt文件,只显示了write函数的打印结果
$ cat log.txt
hello write!# 不关闭文件描述符fd,就能按我们预想的打印
$ cat log.txt
hello write!
hello printf!
hello printf!
hello printf!

将1号描述符重定向到磁盘文件后,缓冲区的刷新方式变为了全缓冲。而我们写入的内容没有填满整个缓冲区,导致不会将缓冲区的内容刷新到磁盘文件中。解决方法,可以用fflush强制刷新缓冲区。

示例2:我们在代码的最后创建了子进程,当我们正常执行程序时,和预想的一样输出4行,但当我们对进程实现输出重定向呢?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ring.h>int main()
{// 库函数printf("hello printf!\n");fprintf(stdout, "hello fprintf!\n");const char *s = "hello fwrite!\n";fwrite(s, strlen(s), 1, stdout);// 系统调用const char *msg = "hello write\n";write(1, msg, strlen(msg));// 创建子进程, 程序结束父子进程的缓冲区都会刷新fork();return 0;
}$ make
g++ -o stream stream.cc
$ ./stream
hello printf!
hello fprintf!
hello fwrite!
hello write$ ./stream > log.txt
$ cat log.txt
hello write
hello printf!
hello fprintf!
hello fwrite!
hello printf!
hello fprintf!
hello fwrite!

我们发现库函数的调用都打印了两遍,而系统调用只打印了一遍。

一般C库函数写入文件时是全缓冲的,而写入显示器是行缓冲。

● 而执行该程序就是向显示器stdout写入,是行刷新。库函数执行完缓冲区里就没有数据了。

● printf / fwrite 库函数会自带缓冲区(进度条例子就可以说明),当发生重定向到普通文件时,数据的缓冲方式由行缓冲变成了全缓冲。

● 而我们放在缓冲区中的数据,就不会被立即刷新,甚至fork之后。

● 但是进程退出之后,会统一刷新,写入文件当中。

● 但是fork的时候,父子数据会发生写时拷贝,所以当你父进程准备刷新的时候,子进程也就有了同样的一份数据,随即产生两份数据。

● write 没有变化,说明没有所谓的缓冲。

综上:printf / fwrite 库函数会自带缓冲区,而 write 系统调用没有带缓冲区。另外,我们这里所说的缓冲区,都是用户级缓冲区。其实为了提升整机性能,OS也会提供相关内核级缓冲区,不过不再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那这个缓冲区谁提供呢?printf / fwrite 是库函数,write 是系统调用,库函数在系统调用的“上层”,是对系统调用的“封装”,但是write 没有缓冲区,而printf / fwrite 有,足以说明,该缓冲区是二次加上的,又因为是C,所以由C标准库提供。其实就是FILE结构体。

5、FILE

前面我们介绍了FILE结构体它们封装了底层的文件描述符fd,并添加了缓冲区和高级读写功能。我们来看看内核是如何封装(glibc)的:

struct _IO_FILE {int _flags;           // 文件状态标志char* _IO_read_ptr;   // 读缓冲区当前位置char* _IO_read_end;   // 读缓冲区结束位置char* _IO_read_base;  // 读缓冲区起始位置char* _IO_write_ptr;  // 写缓冲区当前位置char* _IO_write_end;  // 写缓冲区结束位置char* _IO_write_base; // 写缓冲区起始位置int _fileno;         // 文件描述符int _bufsiz;         // 缓冲区大小// 其他维护字段...
};

6、模拟设计libc库

(1)mystdio.h

#pragma once#include<stdio.h>
#include<fcntl.h>
#include<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define MAX 1024
// 用标记位实现刷新方式
#define NONE_FLUSH (1<<0)
#define LINE_FLUSH (1<<1)
#define FULL_FLUSH (1<<2)typedef struct IO_FILE
{int fileno;int flag;char outbuffer[MAX]; // 固定的缓冲区大小int bufferlen; // 有效元素个数int flush_method; // 刷新方式
}MYFILE;MYFILE *MyFopen(const char *path, const char *mode);
void MyFcolse(MYFILE *file);
int MyFwrite(MYFILE *file, const char *str, int len);
void MyFflush(MYFILE *file);

(2)mystdio.c

#include"mystdio.h"// 申请MYFILE结构体空间
static  MYFILE* BuyFlie(int fd, int flag)
{MYFILE *f = (MYFILE*)malloc(sizeof(MYFILE));if(f == NULL) return NULL;f->bufferlen = 0;f->fileno = fd;f->flag = flag;f->flush_method = LINE_FLUSH; memset(f->outbuffer, 0, sizeof(f->outbuffer)); // 缓冲区置为零return f;
}MYFILE *MyFopen(const char *path, const char *mode)
{int fd = -1;int flag = 0;if(strcmp(mode, "w") == 0){flag = O_CREAT | O_WRONLY | O_TRUNC; fd = open(path, flag, 0666);}else if(strcmp(mode, "r") == 0){flag = O_RDONLY;fd = open(path, flag, 0666);}else if(strcmp(mode, "a") == 0){flag = O_CREAT | O_WRONLY | O_APPEND; fd = open(path, flag, 0666);}else{}if(fd < 0) return NULL;return BuyFlie(fd, flag);
}// 写入的本质就是拷贝
int MyFwrite(MYFILE * file, const char *str, int len)
{// 1.拷贝memcpy(file->outbuffer + file->bufferlen, str, len);file->bufferlen += len;// 2.尝试判断是否满足刷新条件if(file->flush_method == LINE_FLUSH && file->outbuffer[file->bufferlen - 1] == '\n'){MyFflush(file);}return len;
}void MyFflush(MYFILE *file)
{if(file->bufferlen <= 0) return;// 把数据从用户空间拷贝到内核文件缓冲区int n = write(file->fileno, file->outbuffer, file->bufferlen);(void)n;// 刷新到外设fsync(file->fileno);file->bufferlen = 0;
}void MyFcolse(MYFILE *file)
{   if(file->fileno < 0) return;// 关闭文件要刷新缓冲区MyFflush(file);close(file->fileno);free(file);
}

(3)usercode.c

#include "mystdio.h"int main()
{MYFILE *filep = MyFopen("log.txt", "a");if (!filep){printf("MyFopen error!\n");return 1;}// const char *msg = "hello MyFwrite\n"; // 行刷新// MyFwrite(filep, msg, strlen(msg));int cnt = 5;while (cnt--){const char *msg = "hello MyFwrite!"; // 没有'\n',不满足刷新条件,待在缓冲区MyFwrite(filep, msg, strlen(msg));// 强制刷新缓冲区MyFflush(filep);printf("buffer:%s\n", filep->outbuffer); // 打印缓冲区内容sleep(1);}MyFcolse(filep);return 0;
}

(4)Makefile

code:mystdio.c usercode.cg++ -o $@ $^
.PHONY:clean
clean:rm -f code

相关文章:

【Linux】深入理解Linux基础IO:从文件描述符到缓冲区设计

目录 一、文件理解&#xff08;复习&#xff09; 1、理解概念复习 &#xff08;1&#xff09;狭义理解 &#xff08;2&#xff09;广义理解 &#xff08;3&#xff09;文件操作的归类认知 &#xff08;4&#xff09;系统角度 2、C语言文件复习 &#xff08;1&#xff0…...

【纪念我的365天】我的创作纪念日

机缘 最开始接触csdn时我从没想过我会是博客的创作者&#xff0c;最初我认为它是一个为我解决问题的作业神器&#xff0c;开始接触编程时什么都不懂&#xff0c;为各种问题查阅资料&#xff0c;可偏偏就是无法越过这道坎。于是机遇巧合之下遇到一个人他教我&#xff0c;也是他…...

方法:批量识别图片区域文字并重命名,批量识别指定区域内容改名,基于QT和阿里云的实现方案,详细方法

基于QT和阿里云的图片区域文字识别与批量重命名方案 项目场景 ​​企业档案管理​​:批量处理扫描合同、发票等文档,根据编号或关键信息自动重命名文件​​医疗影像管理​​:识别X光、CT等医学影像中的患者信息,按姓名+检查日期重命名​​电商订单处理​​:从订单截图中提…...

民宿管理系统5

管理员管理&#xff1a; 新增管理员信息&#xff1a; 前端效果&#xff1a; 前端代码&#xff1a; <body> <div class"layui-fluid"><div class"layui-row"><div class"layui-form"><div class"layui-form-i…...

AI日报 · 2025年5月05日|雅诗兰黛与微软合作成立 AI 创新实验室,加速美妆产品研发与营销

1、苹果与 Anthropic 深化合作&#xff0c;内部测试 AI 驱动的新版 Xcode 据多方报道&#xff0c;苹果公司正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Anthropic 合作&#xff0c;开发集成 AI 功能的新一代 Xcode 开发平台。该平台旨在利用 Anthropic 强大的 Claude Sonnet 模型&#xff0c;为开发…...

Matlab实现基于CNN-GRU的锂电池SOH估计

Matlab实现基于CNN-GRU的锂电池SOH估计 目录 Matlab实现基于CNN-GRU的锂电池SOH估计效果一览基本介绍程序设计参考资料 效果一览 基本介绍 锂电池SOH估计&#xff01;基于CNN-GRU的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CNN-GRU模型通过融合局部特征提取与长期依赖建模&#xff0c;显著提升了锂…...

神经网络在专家系统中的应用:从符号逻辑到连接主义的融合创新

自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学科面世以来&#xff0c;关于它的研究途径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对人脑的结构及机理开展研究&#xff0c;并通过大规模集成简单信息处理单元来模拟人脑对信息的处理&#xff0c;神经网络是这一观点的代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一般被称为连接机制…...

【Hive入门】Hive安全管理与权限控制:基于SQL标准的授权GRANT REVOKE深度解析

目录 引言 1 Hive权限模型概述 2 SQL标准授权基础 2.1 核心概念解析 2.2 授权模型工作流程 3 GRANT/REVOKE语法详解 3.1 基础授权语法 3.2 权限回收语法 3.3 参数说明 4 授权场景 4.1 基础授权示例 4.2 列级权限控制 4.3 视图权限管理 5 权限查询与验证 5.1 查看…...

详解RabbitMQ工作模式之发布订阅模式

目录 发布订阅模式 概念 概念介绍 特点和优势 应用场景 注意事项 代码案例 引入依赖 常量类 编写生产者代码 编写消费者1代码 运行代码 发布订阅模式 概念 RabbitMQ的发布订阅模式&#xff08;Publish/Subscribe&#xff09;是一种消息传递模式&#xff0c;它允许消…...

JobHistory Server的配置和启动

在 Hadoop 集群里&#xff0c;JobHistory Server&#xff08;JHS&#xff09;负责为所有已完成的 MapReduce 作业提供元数据与 Web 可视化&#xff1b;只有它启动并配置正确&#xff0c;开发者才能通过 http://<host>:19888 查看作业的执行详情、计数器和任务日志…...

刷leetcodehot100返航版--哈希表5/5

回顾一下之前做的哈希&#xff0c;貌似只有用到 unordered_set&#xff1a;存储无序元素unordered_map&#xff1a;存储无序键值对 代码随想录 常用代码模板2——数据结构 - AcWing C知识回顾-CSDN博客 1.两数之和5/5【30min】 1. 两数之和 - 力扣&#xff08;LeetCode&…...

【STM32 学习笔记】GPIO输入与输出

GPIO详解 一、GPIO基本概念 GPIO&#xff08;通用输入输出&#xff09;是微控制器与外部设备交互的核心接口&#xff0c;具有以下特性&#xff1a; 可编程控制输入/输出模式支持数字信号的读取与输出集成多种保护机制复用功能支持片上外设连接 二、GPIO位结构解析 2.1 保护二…...

网狐飞云娱乐三端源码深度实测:组件结构拆解与部署Bug复盘指南(附代码分析)

本文基于“网狐系列三网通飞云娱乐电玩”源码包&#xff0c;从项目结构、界面逻辑、三端兼容性、机器人机制、本地部署实践等多维角度进行全面剖析&#xff0c;并附录多个真实报错修复案例与源码片段。本组件适用于本地学习、框架研究与技术测试&#xff0c;不具备线上部署条件…...

HTML5好看的水果蔬菜在线商城网站源码系列模板9

文章目录 1.设计来源1.1 主界面1.2 商品界面1.3 购物车界面1.4 心愿列表界面1.5 商品信息界面1.6 博客界面1.7 关于我们界面1.8 联系我们界面1.9 常见问题界面1.10 登录界面 2.效果和源码2.1 动态效果2.2 源代码 源码下载万套模板&#xff0c;程序开发&#xff0c;在线开发&…...

【ArcGIS Pro微课1000例】0066:多边形要素添加折点,将曲线线段(贝塞尔、圆弧和椭圆弧)替换为线段?

文章目录 增密工具介绍举例1. 圆2. 椭圆3. 折线增密工具介绍 ArcGIS Pro中提供了【增密】工具,作用是: 沿线或多边形要素添加折点。还可将曲线线段(贝塞尔、圆弧和椭圆弧)替换为线段。 原理图如下所示: 用法: 通过距离参数对直线段进行增密。利用距离、最大偏转角或最大…...

虚拟dom是什么,他有什么好处

本编&#xff0c;博主将从虚拟dom是什么引出&#xff0c;为什么需要虚拟dom&#xff0c; 虚拟dom的益处 &#xff0c; 为什么需要Diff算法&#xff0c;for循环中key的作用是什么。 1.虚拟dom是什么 虚拟dom就是以js对象的形式表示真实dom结构 例如 const newVNode {type: di…...

算力经济模型推演: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算力市场的转变(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算力交易原型设计)

一、算力经济的历史脉络与范式转移 1.1 中心化算力市场的演进困境 传统算力市场以超算中心、云计算平台为核心载体&#xff0c;其运营模式呈现强中心化特征。中国移动构建的"四算融合"网络虽实现百万级服务器的智能调度&#xff0c;但动态资源分配仍受制于集中式控…...

数据结构之二叉树(4)

&#xff08;注&#xff1a;本文所示代码均为C&#xff09; 一.二叉树选择题 根据二叉树的性质&#xff0c;完成以下选择题: &#xff08;1&#xff09;第一组 某二叉树共有 399 个结点&#xff0c;其中有 199 个度为 2 的结点&#xff0c;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am…...

互联网与无线广播:数字时代与模拟时代的通讯双轨制-优雅草卓伊凡

互联网与无线广播&#xff1a;数字时代与模拟时代的通讯双轨制-优雅草卓伊凡 一、无线广播&#xff1a;穿越百年的电磁波通讯 1.1 无线广播的技术本质 当卓伊凡深入研究无线广播技术后&#xff0c;发现这套诞生于19世纪末的通讯系统蕴含着惊人的智慧。无线广播本质上是一种单…...

Java 集合线程安全

在高并发环境下&#xff0c;Java集合ArrayList和HashMap读写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其中有几个解决办法&#xff1a; 使用Collections类方法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和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在Java并发包中提供了CopyOnWriteArrayList和ConcurrentHashMap类 一、Arr…...

解决 Builroot 系统编译 perl 编译报错问题

本文提供一种修复 Builroot 系统编译 perl 编译报错途径 2025-05-04T22:45:08 rm -f pod/perl5261delta.pod 2025-05-04T22:45:08 /usr/bin/ln -s perldelta.pod pod/perl5261delta.pod 2025-05-04T22:45:08 /usr/bin/gcc -c -DPERL_CORE -fwrapv -fpcc-struct-return -pipe -f…...

理解计算机系统_并发编程(1)_并发基础和基于进程的并发

前言 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以下称“本书”)内容为基础&#xff0c;对程序的整个过程进行梳理。本书内容对整个计算机系统做了系统性导引,每部分内容都是单独的一门课.学习深度根据自己需要来定 引入 并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制,用于处理多个指令流.特别是在网…...

详细案例,集成算法

以下是一个使用 随机森林&#xff08;RF&#xff09; 和 XGBoost 解决结构化数据分类问题的完整案例&#xff08;以泰坦尼克号生存预测为例&#xff09;&#xff0c;包含数据处理、建模和结果分析&#xff1a; 案例&#xff1a;泰坦尼克号乘客生存预测 目标&#xff1a;根据乘客…...

57认知干货:AI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本质上由可移动的方式和可交互万物的机构组成,即适应不同环境下不同场景的情况,机器人能够做到根据需求调整交互机构和移动方式。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机器人的产业也将在未来逐步从单一任务的执行者,发展为能够完成复杂多样任务的智能体。 在未来的社会…...

谷歌 NotebookLM 支持生成中文播客

谷歌 NotebookLM 支持生成中文播客。 2025 年 4 月 29 日&#xff0c;NotebookLM 宣布其 “音频概览”&#xff08;Audio Overviews&#xff09;功能新增 76 种语言支持&#xff0c;其中包括中文。用户只需将文档、笔记、研究材料等上传至 NotebookLM&#xff0c;然后在设置中选…...

【MySQL数据库】用户管理

目录 1&#xff0c;用户信息 2&#xff0c;创建/删除/修改用户 3&#xff0c;数据库的权限 MySQL数据库安装完之后&#xff0c;我们最开始时使用的都是 root 用户&#xff0c;其它用户通常无法进行操作。因此&#xff0c;MySQL数据库需要对用户进行管理。 1&#xff0c;用户…...

杜教筛原理,实现与时间复杂度分析

引例 洛谷 P4213 【模板】杜教筛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正整数&#xff0c;求 a n s 1 ∑ i 1 n φ ( i ) ans_1\sum_{i1}^n\varphi(i) ans1​i1∑n​φ(i) a n s 2 ∑ i 1 n μ ( i ) ans_2\sum_{i1}^n \mu(i) ans2​i1∑n​μ(i) 输入格式 本题单测试点内有多组数据。 输入的…...

【时时三省】(C语言基础)怎样定义和引用一维数组

山不在高&#xff0c;有仙则名。水不在深&#xff0c;有龙则灵。 ----CSDN 时时三省 一维数组是数组中最简单的&#xff0c;它的元素只需要用数组名加一个下标&#xff0c;就能唯一地确定。如上面介绍的学生成绩数组s就是一维数组。有的数组&#xff0c;其元素要指定两个下标才…...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祖先(递归遍历)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力扣&#xff08;LeetCode&#xff09; class Solution { private:TreeNode*traversal(TreeNode*cur,TreeNode*p,TreeNode*q){if(curNULL){return NULL;}if(cur->val>p->val&&cur->val>q->val){TreeNode*lefttrave…...

蘑菇管理——AI与思维模型【94】

一、定义 蘑菇管理思维模型是一种形象地描述组织对待新员工或初入职场者的管理方式及相关现象的思维模型。它将新员工或初入职场者比作蘑菇&#xff0c;这些人在初期往往被置于阴暗的角落&#xff08;不受重视的部门&#xff0c;或打杂跑腿的工作&#xff09;&#xff0c;浇上…...

Uni-app 组件使用

在前端开发领域&#xff0c;能够高效地创建跨平台应用是开发者们一直追求的目标。Uni-app 凭借其 “一次开发&#xff0c;多端部署” 的特性&#xff0c;成为了众多开发者的首选框架。而组件作为 Uni-app 开发的基础单元&#xff0c;合理运用组件能够极大地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的…...

湖北理元理律师事务所:债务优化的合规化探索

在债务处置领域&#xff0c;合法性与有效性往往难以兼得。湖北理元理律师事务所通过标准化服务流程设计&#xff0c;尝试在二者间建立平衡点&#xff0c;其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四阶服务模型 1.合规审查 核查债务来源合法性&#xff0c;重点筛查&#xff1a; …...

PISI:眼图1:眼图相关基本概念

0 英文缩写 TIE&#xff08;Time Interval Error&#xff09;时间间隔误差&#xff0c;UI&#xff08;Unit Interval&#xff09;单位间隔PDF&#xff08;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xff09;概率密度函数BER&#xff08;Bit Error Rate&#xff09;误码率TJ&#xff08…...

初试C++报错并解决记录

初试C报错并解决记录 报错开始解决问题记录1、考虑应该是没有指定dll位置 无法打开.lib文件1. 应该是没有包含Lib文件 问题解决➡ C 文件需要添加路径的位置记录&#xff1a; 显示调用dll文件位置注意问题解决➡调用位置&#xff1a; 调用人家的.h文件的方法&#xff08;项目使…...

Android运行时ART加载类和方法的过程分析

目录 一,概述 二,ART运行时的入口 一,概述 既然ART运行时执行的都是翻译DEX字节码后得到的本地机器指令了&#xff0c;为什么还需要在OAT文件中包含DEX文件&#xff0c;并且将它加载到内存去呢&#xff1f;这是因为ART运行时提供了Java虚拟机接口&#xff0c;而要实现Java虚…...

【力扣刷题记录】hot100错题本(一)

1. 简单题 我的答案&#xff1a;时间复杂度过高&#xff1a;O(N^3) class Solution:def twoSum(self, nums: List[int], target: int) -> List[int]:for num in nums:if (target - num) in nums:#多余for i in range(len(nums)):if nums[i] num :for j in range(i1,len(nu…...

Android运行时ART加载OAT文件的过程

目录 一,概述 1.1 OAT是如何产生的 一,概述 OAT文件是一种Android私有ELF文件格式&#xff0c;它不仅包含有从DEX文件翻译而来的本地机器指令&#xff0c;还包含有原来的DEX文件内容。这使得我们无需重新编译原有的APK就可以让它正常地在ART里面运行&#xff0c;也就是我们不…...

Python读取comsol仿真导出数据并绘图

文章目录 comsol数据导出python读取文件python绘制云图python进一步分析数据 完整代码 当我们使用comsol&#xff0c;ansys等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后&#xff0c;难免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导出并进一步处理分析。 今天小姜以comsol的一个简单磁场仿真为例&#xff0c;详细介绍如何对c…...

cloudfare+gmail 配置 smtp 邮箱

这里介绍有一个域名后&#xff0c;不需要服务器&#xff0c;就可以实现 cloudfare gmail 的 邮箱收发。 为什么还需要 gmail 的 smtp 功能&#xff0c;因为 cloudfare 默认只是对 email 进行转发&#xff0c;就是只能收邮件而不能发送邮件&#xff0c;故使用 gmail 的功能来进…...

【翻译、转载】使用 LLM 构建 MCP

资料来源&#xff1a; https://modelcontextprotocol.io/tutorials/building-mcp-with-llms 本文仅仅是翻译。 使用 LLM 构建 MCP 利用 Claude 等大型语言模型&#xff08;LLM&#xff09;加速您的 MCP 开发&#xff01; 本指南将帮助您使用 LLM 来构建自定义的模型上下文协…...

Python速成系列二

文章目录 Python 条件语句与循环结构详解一、条件语句&#xff08;if-elif-else&#xff09;1. 基本 if 结构2. if-else 结构3. if-elif-else 结构4. 嵌套条件语句5. 三元表达式&#xff08;条件表达式&#xff09; 二、循环结构1. while 循环2. for 循环3. 循环控制语句break …...

基于STM32的心电图监测系统设计

摘要 本论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 STM32 微控制器的心电图监测系统&#xff0c;通过对人体心电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xff0c;实现对心电图的实时监测与显示。系统采用高精度的心电信号采集模块&#xff0c;结合 STM32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xff0c;能够有效去除噪声干扰&a…...

线程池的线程数配置策略

目录 1. CPU密集型任务 2. IO密集型任务 3. 混合型任务 1. CPU密集型任务 特点&#xff1a;任务主要消耗CPU资源&#xff08;如计算、加密、压缩&#xff09;。 推荐线程数&#xff1a; 线程数 ≈ 物理核心数 1 / CPU - 1&#xff08;不知道哪个√&#xff09; 例如&#…...

分享一个Android中文汉字手写输入法并带有形近字联想功能

最近我写了一个Android版本的中文汉字手写输入法功能&#xff0c;并实现了汉字形近字联想功能&#xff0c;此手写输入法功能完全满足公司的需求。 之前小编用Android SurfaceView&#xff0c;运用canvas的Path画坐标轨迹&#xff0c;并结合使用一个叫汉王输入法的so库来识别手…...

C语言:文件操作

文件的概念 文件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的工具&#xff0c;我们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是混乱的&#xff0c;但是我们计算机系统通过文件的方式记录数据在磁盘上的位置来将数据整齐划分。 文件的类型 文件有两种类型&#xff0c;数据文件与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是用来执行的文件&#…...

2024年第十五届蓝桥杯省赛B组Python【 简洁易懂题解】

2024年第十五届蓝桥杯省赛B组Python题解 一、整体情况说明 2024年第十五届蓝桥杯省赛B组Python组考试共包含8道题目&#xff0c;分为结果填空题和程序设计题两类。 考试时间&#xff1a;4小时编程环境&#xff1a;Python 3.x&#xff0c;禁止使用第三方库&#xff0c;仅可使…...

线程与进程深度解析:从fork行为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线程与进程深度解析&#xff1a;从fork行为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一、多线程环境下的fork行为与线程安全 1. 多线程程序中fork的特殊性 核心问题&#xff1a;fork后子进程的线程模型 当多线程程序中的某个线程调用fork时&#xff1a; 子进程仅包含调用fork的线程&#xff1…...

2025年第十六届蓝桥杯省赛B组Java题解【完整、易懂版】

2025年第十六届蓝桥杯省赛B组Java题解 题型概览与整体分析 题目编号题目名称题型难度核心知识点通过率&#xff08;预估&#xff09;A逃离高塔结果填空★☆☆数学规律、模运算95%B消失的蓝宝结果填空★★★同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45%C电池分组编程题★★☆异或运算性质70%D魔法…...

【NTN 卫星通信】NTN关键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法(一)

1 概述 3GPP在协议23.737中对一些卫星通信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xff0c;并且讨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xff0c;继续来看看这些内容把。   问题包括&#xff1a; 1、大型卫星覆盖区域的移动性管理 2、移动卫星覆盖区域的移动性管理 3、卫星延迟 4、卫星接入的QoS …...

C++基础算法9:Dijkstra

1、概念 Dijkstra算法 是一种用于计算图中单源最短路径的算法&#xff0c;主要用于加权图&#xff08;图中边的权重可以不同&#xff09;中找出从起点到各个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的核心概念&#xff1a; 图的表示&#xff1a; 有向图&#xff1a;图的边是有方…...